为进一步做好节前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多项措施,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检查。

  执法人员将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校园周边等作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超市、小餐馆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农村集期市场等为重点场所,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作为重点品种,加大了专项执法检查力度。

门头沟区食药监局开展节前农村地区食品专项检查

  执法人员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产品开展全面检查的同时,还建立了《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食品经营环节,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严格禁止采购和销售无标签、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设备设施、存储场所等相关情况进行查看,确保食品生产经营条件持续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督促各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强化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好进货查验相关制度,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

门头沟区食药监局开展节前农村地区食品专项检查

  节前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结合此次专项监督检查,门头沟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各街道乡镇相关部门,继续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加强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倡导诚实守法经营,做好食品安全隐患防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好节日期间辖区居民的饮食安全”,门头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门头沟区食药监局开展节前农村地区食品专项检查

门头沟区食药监局开展节前农村地区食品专项检查

供稿/门头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