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行业的竞争中,“补贴”是快速占有市场的最直接办法,所谓“补贴”其实就是烧钱,当初滴滴、快滴大战时,所有用户都感受到了“补贴”的“魅力”。既然是烧钱,那么就有钱烧完的时候,所以“补贴”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当“补贴”消失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无法绕开的“补贴梗”

还记得滴滴在无锡外卖市场搅动的风云吗?因为大额“补贴”的抛出,让滴滴快挤进无锡外卖市场,订单量爆仓。然而,当“补贴”消失后,其市场份额快速下降,尤其是对骑手降薪后,大量外卖小哥开始离开滴滴。

同样,美团进入打车领域也是靠的“补贴”。一个多月前,美团高调登陆上海,率先发起补贴大战。在高额“补贴”牵动下,上线首日美团打车日订单量即突破15万单,第二天则达到25万单,第三天完成订单量突破30万单,占据了上海打车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无法绕开的“补贴梗”

但是,一个月后,因为高额补贴美团被相关部门约谈,随即“补贴”被叫停。伴随“补贴”叫停的是大量客户的流失。据美团司机讲,如今的订单量较高峰时下降了五成,有时一个小时才能接到一单。从滴滴与美团身上不难发现,如今行业内的竞争依然绕不开“补贴”这个梗。

“补贴”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种光彩的竞争手段,用钱来摆平商家、客户,用钱来挤占市场份额,用钱来消灭竞争对手,这完全是一种非市场化的运作手段。而且,这些“补贴”获取的途径基本都是融资,靠烧钱来获得竞争优势,不稳定因素太多。

无法绕开的“补贴梗”

正因为“补贴”自身存在的非正规性,一旦“补贴”大战打响,很快便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被约谈也是常态化的形式。扰乱市场、恶性竞争是“补贴”的代名词,即便获得了短期效益,从长远角度考虑也是难以为继的。滴滴、快滴补贴大战后,虽然滴滴成为最终的赢家,但随着“补贴”的消失,口碑迅速跌落,管理被质疑,极端事件频发,这些都是急功近利的后遗症。关注科曼一卡通,关注身边的科技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