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因爲太陽造成了大地四處的乾旱,植物都被熾熱的太陽光曬死了,喝水都快被曬乾了,夸父一族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爲了族人的生命安全夸父就踏 上追日的征途。這表現出夸父是一個不畏艱險的人,從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了他敢於探索未知事物的無畏。在看到乾旱造成族人相繼喪失生命後,他毅然決然的立下重 誓捉住太陽的讓太陽以人們的需求東昇西落。在這方面夸父可以說算是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並且爲了實現自己立下的目標而付諸實際行動。

 

  其次,夸父在追日的途中歷經九天九夜,飢餓了就隨意的去喫地上凋落的野果,渴了就喝河流裏的水,這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不 因磨難而低頭。在追日的途中夸父在喝乾兩大河的水後還是因爲近距離接近太陽感到飢渴,多次暈倒在地後仍不放棄,堅持不懈。

 

  最後夸父在去大澤 喝水的路上暈倒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他的軀體變成了一座大山永遠的屹立在那裏。在夸父生命垂危的時刻仍舊想念着族人,到死都沒有放棄。他這種堅持奮鬥永不 放棄的精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恰恰也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扔掉自己的手杖讓它變成一片鬱鬱蔥蔥掛滿果實的桃樹林,爲自己的族人度過難關做出了貢獻,顯現出來他捨己爲人的情操。

 

  通過夸父逐日的故事,便能看出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了。

 

  夸父怎麼讀

 

  夸父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人,他是大神后土的後代。夸父一族的的人身材高大力氣高大,而且他們擅長奔跑,喜歡打抱不平。夸父就是其中最爲傑出的代表,他曾經爲了 族人的安危不惜讓自己身臨險境,最終因爲追逐太陽而被累壞渴死。後來他化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化爲一片茂盛的桃樹林。人們對於夸父追日的事蹟非常熟悉,但 是對於夸父怎麼讀卻拿捏不準。

 

  夸父的拼音是kua fu,誇讀一聲,父讀四聲。對於夸父的讀音一直以來都受爭議,在《列子.湯問》中記載着,夸父讀音爲kua(一聲)fu(四聲)。有許多人把誇字讀爲四聲 的,這是不正確的。“誇”是上下結構,是動詞,形聲詞。原義是因爲欠缺纔會誇大言辭。之後,“誇”演變出了三種意思,說大話,吹牛;讚許表揚;奢侈。在古 言文中,“誇”同“跨”,是兼有的意思。在小篆、隸書、楷體這幾種字體書法中,誇字左邊是“言”字,表示這和說話言辭有關,有“虛言”、“空談”的意思; 右邊是“誇”,意思是誇張誇大。“誇”常組成“誇張”“浮誇”“誇誇其談”等詞彙。而“夸父”這個詞彙除了表示神話故事裏的追日夸父,還有另一重寓意,一 方面它比喻一個人有宏大的志向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勇氣,另一方面又比喻一個人做不切實際的事情,自不量力。

 

  夸父怎麼讀其實體現了後世人對夸父逐日的看法,這樣一想,夸父怎麼讀也就不難理解了。

 

  夸父是哪個部落的族裔

 

  夸父是我國神話歷史中非常出名的一個,衆所周知他生活在一座和天一般高的地方有着巨大的力氣,並且爲了族人的生活不惜追日,那麼夸父是哪個部落的族裔?

 

  關於夸父是哪個部落的族裔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一些記載來推斷。

 

夸父追日的故事 夸父是個怎樣的人

  夸父追日的故事 夸父是個怎樣的人

  夸父生活在上古時期,曾經參加過黃帝一族和蚩尤一族之間的戰爭,戰敗後 就帶着族人又回到了以前居住的地方。恰逢那個時候天下發生了旱災,夸父想讓太陽按照他們的想法升起落下,就去奮力的去追趕太陽後來因爲體力不支死去。在歷 史古籍《大荒經》中曾有過記載,在大荒之地,有一座和天一樣高的山,山裏住着的人力大無比而且個子很高,有個人的耳朵兩邊經常掛着兩條黃蛇,手裏還拿着兩 條黃蛇。這樣子看上去很讓人害怕。這個人的名字是夸父,是后土的後人。而在《海內經》的記載中,炎帝的後人是共工,共工的後人是后土。所以聯繫兩者可以得 出夸父是神農氏的後裔的結論。

 

  而且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提到過,黃帝當年是先和炎帝發生過戰爭炎帝敗,蚩尤不滿發動了戰亂,黃帝就派兵鎮 壓蚩尤,並且訓練多隻猛獸。最後黃帝打敗蚩尤,代替神農氏的人做了天子。而其它古書籍中記載,黃帝軒轅氏和夸父同樣以猴圖騰爲號,蚩尤想要奪權發動了戰 爭,夸父沒辦法去平息這場戰爭就求助於黃帝,最後黃帝殺死蚩尤,自己做了天子。由此可以總結出夸父是炎帝部落的族裔。

 

  夸父的精神

 

  衆所周知,夸父是我國上古時期的巨人族一員,因爲想要改變惡略的生存環境,所以就踏上了追趕太陽的征途。那麼夸父的精神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呢?

 

  上古時期,北方的天氣極其寒冷,太陽的日照時長過於短暫完全不夠夸父一族的人們生活。那時,地球上生存了非常多的飛禽猛獸和毒蛇之類,這也導致他們 原本就稀少族人更加少。夸父一族的人是平常人類的好多倍,北方寒冷的氣候使肌肉發達的他們動作稍顯緩慢,在應對各種異族戰爭時沒什麼優勢。爲此夸父就決定 去捉住太陽,讓太陽按照他們的要求出升落下。

 

  這父歷經千萬磨難,終於快要追上太陽的時候卻突然暈倒了。當他再次醒過來的時候,他意識到,每 一次近距離的接近太陽都會使他感到口乾舌燥,渾身難受不已。他待體力恢復就去河邊喝水,在他喝乾了兩大條河流後還是覺得口渴難耐,於是他決定去大澤那條水 流量極大的河流處喝水。可是在路途中他就因爲太過口渴倒在地上死去了。

 

  在他死亡後,他的軀體變成了一座很大的山,他臨死之前扔出去的手杖也奇蹟般的變成了一片枝葉繁茂的桃樹林,不就之後還結出了很多果子。

 

  通過夸父追日的事情也體現出了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夸父的精神,這便是理想面前堅持不懈,具有頑強的意志,勇於探索未知的事物和征服未知的事物。

 

  夸父是怎麼死的

 

  夸父的死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戰死的,夸父是共工的曾孫,黃帝擊敗蚩尤後欲圖中原,共工抗之。共工戰敗,受困於黃帝軍隊,夸父心繫民族存亡大業,奮力突圍,最後逃至函谷關,不幸被黃帝部下應龍射死,共工卻趁機逃走。二說夸父是追日渴死的。黃帝后裔爲了醜化他,把他說成不自天高地厚的逐日者、瘋子,喜歡朝着太陽方向裸奔,最終渴死在途中。

 

  據說夸父將死之時,丟棄了手中的柺杖,柺杖落至的土地生長出了一片桃樹林。夸父死後,魁梧的身軀化作一座大山,名爲夸父山。桃林和夸父山就在現今靈寶市境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