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

這是兒子傅聰在1954年出國留學臨行時,傅雷唯一的叮囑。

不管孩子將來從事什麼職業,能有多大成就,好好做人是許多父母對子女唯一的要求。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只有擁有了健全的人格,孩子纔可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

2. 做最壞的打算,抱最高的希望。

生活從不缺乏挑戰,我們能做的就是抱最高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對困難與挑戰,抱最高的希望,自信勇敢,不懼困難,懷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樂觀應對的同時,也要在心理上重視,做好萬全準備。

3. 人的一生,總是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起起伏伏是生命的常態,有起有落才叫人生。高潮與低潮相交替,恰恰說明你是個在意生活,有目標有追求的人。

普通人無法像聖人一般得到超脫,但我們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波動,以平穩的心面對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4.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術上的——打擊。

人的潛能無窮,一個人能獲得多大的成就並不在掌握之中。對父母而言,也並非你想讓孩子有大成就就可以培養出大成就的。

只要孩子能堅強面對人生,在挫折面前不膽怯、不退縮,那他就是成功的。

5. 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裏着眼,馬拉松賽跑纔好。你原是感情衝動的人,要更抑制一些。

生命是一切的源頭,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生命有限,真正智慧的人不僅不會虛度時光,更不會過分損耗自己的精力。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不少人都選擇熬夜奮鬥,年輕人熬夜猝死的事件也頻頻發生。從長遠看,以消耗自己未來生命爲代價的奮鬥是不可取的。努力拼搏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6. 耐着性子,消沉的時光,無論誰都不時要遇到,但很快會過去的。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7.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只有正視現實,正視錯誤,敢於承認錯誤,才能夠不斷發展進步。逃避雖可能在短時間內起到麻痹自己的作用,但於事無補。一個不敢承認自身錯誤,只用逃避解決問題的人,是長不大的。

8. 唯有藝術和學問從來不辜負人;花多少勞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誠和熱情,就得到多少收穫和進步。

我們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世上或許有很多方面存在不公,但在學問知識方面,確是最公平的。你在他身上下了多少工夫,花了多少時間,他就會回報給你同樣的進步與收穫。

9. 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滿腔熱情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多寶貴的時間。

無用的社交有時也會成爲你的敵人。許多人在維持社交上花費了許多時間,不停地刷朋友圈,把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社交軟件上,其實這部分時間你可以用來充實自己,但是你浪費了。浪費自己的時間等同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謀財害命。

10.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千萬別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

說的好不如做的好,說一萬次不如做一次。人總是看別人看的清,說起別人來頭頭是道,放到自己身上,反而看不出端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雖然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但在做事前也要設身處地的爲他人想一想。

11. 心酸的淚水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厚重的靈魂來自對外界的思考與經歷,只有經歷過痛苦,給心靈留下痕跡,纔會懂得體諒,變得深沉。

12. 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

對父母來說,折磨人的不是每日工作,而是對孩子操不完的心。

13. 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一個理性、成熟的人,不在年歲,而在於對感情的控制程度。理智的人不會放任情感奔流,也不會讓感情控制自己。君子有所謂有所不爲,人是情感的主人而非奴隸。

14. 漢魏人的胸懷更近原始,味道濃,蒼茫一片,千載之下,尤令人緬懷。

樹有根,人亦有根。歷史便是人的根。歷史不能忘,不可忘。都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銘記歷史纔能有力量擔綱未來。

15 . 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一下也不可恥。

父母在孩子面前沒必要一直維持高大嚴肅的形象,流露自己的感情與孩子成爲朋友並不是什麼壞事。

原著快讀

做最壞的打算,抱最好的希望:《傅雷家書》中動人的言傳身教

聰,親愛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發的第六信,很高興。我們並沒爲你前信感到什麼煩惱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於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爲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裏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而已。你也不是栽了跟斗爬不起來的人。我預料國外這幾年,對你整個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願意儘量安慰你、鼓勵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經過多少回這種情形嗎?他不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與結晶嗎?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創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作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着古戰場一般的存着憑弔的心懷。倘若你認爲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啓發作用,那麼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