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全球著名的“死亡之海”,這裏有世界最大的鉀鹽生產基地。5月29日,“達人西遊第5季——探祕古蹟”網絡主題傳播活動達人們來到被稱作“死亡之海”的羅布泊,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探祕羅布泊: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城”

◆ 羅布泊從昔日的“不毛之地”重現“碧波盪漾”

從“死亡之海”到“萬頃碧波”

5月29日一早,達人一行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出發,驅車行進至羅布泊鎮,一路景色從略見草木的沙土地,到滿目砂石的戈壁灘,驅車近6小時,景色並無變化。

直至進入羅布泊後,記者先是看到道路兩旁泛着白色的鹽殼,緊接着便是水天一線的“萬頃碧波”。

羅布泊,位於新疆若羌縣東北部,由於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爲“地球之耳”,也被稱作“死亡之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爲中國第二大咸水湖,之後上游來水減少,直至乾涸。

由於羅布泊乾涸,周圍的生態環境也遭到毀滅性打擊,草木枯死。最終羅布泊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爲一體,寸草不生,故也有“生命禁區”之說。

那麼,這個被稱爲“死亡之海”的羅布泊爲何會再現“萬頃碧波”呢?這些水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原來,在這片“不毛之地”下,科學家發現了深達100多米的富含硫酸鉀等礦物質的滷水層,已探明羅布泊鉀鹽資源量約佔全國鉀鹽資源量的30%左右,鉀鹽儲量2.5億噸以上。

而提煉鉀肥首先需要從地下抽取天然滷水資源,地下抽取出來的滷水會匯入一條條鹽水渠,進而形成一個大型鹽湖,使得羅布泊從昔日的“不毛之地”重現“碧波盪漾”。

探祕羅布泊: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城”

◆ 5月29日,“達人西遊第5季——探祕古蹟”網絡主題傳播活動達人一行來到羅布泊。圖片來源:阿醜視界


從“不毛之地”到“現代工廠”


青藍的輸滷渠、一望無際的鹽田、現代化的加工廠……如今的羅布泊,可以說將曾經的原始蒼茫景象和現代化工業有機結合了起來。

中國是鉀鹽資源缺乏但消耗量較大的國家,羅布泊有全中國最豐富的鉀鹽礦藏資源,爲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2000年,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在這裏開發建廠。

公司成立後,依靠自身科技實力、借鑑國內外鹽湖開發經驗,自2000年起,在羅布泊腹地開展了探索性試驗,建成了工業試驗廠項目和年產120萬噸鉀肥項目,並發展成爲世界最大的硫酸鉀肥製造商。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生產、銷售硫酸鉀1400多萬噸,僅2018年全年生產硫酸鉀170.41萬噸。

自從在這片荒涼地帶中汲取滷水製備鉀肥,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後,羅布泊鉀鹽不僅爲新疆帶來了收益,也滋養了中國遼闊的農耕土地。

目前,羅布泊鉀鹽開發已成爲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助力新疆礦業經濟發展邁向新階段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也確立了新疆優勢礦產資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由於礦產資源開發,人口不斷增多,2002年,國家批准在若羌縣新增羅布泊鎮,全鎮面積5.2萬平方公里,被稱爲中國面積最大的一座鎮。

如今的羅布泊腹地由人跡罕至的“死亡之海”,變身爲現代化工廠,現在工廠有員工3000多人,工廠內宿舍、食堂、活動中心一應俱全,居住條件、辦公條件均有明顯提升。

而隨着樓房、路燈、人行道、網絡、商貿城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備,鎮上來往車輛,打工人員身影漸多,羅布泊正散發着新的生機。

探祕羅布泊: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城”

◆ 達人正在拍攝路邊堆積的鹽殼。圖片來源:阿醜視界

從“生命禁區”到“希望之城”

事實上,羅布泊鹽湖除了鉀鹽以外,還有豐富的鈉鹽和鎂鹽資源和鋰、硅、硼等稀有金屬資源。僅羅布泊北部凹地就蘊藏着一個以鉀爲主,伴(共)生有鈉、鎂鹽、硫酸鹽的綜合性超大型礦牀。

可以說,羅布泊鹽湖可與已開發的青海察爾汗鹽湖和美國大鹽湖相媲美,鹽湖開發和綜合利用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羅布泊雖然號稱“生命禁區”,但擁有豐富的寶藏,鹽湖面積達10350平方公里,地下鉀鹽礦共有7層,深達140米。

“鹽湖開發是個大產業,涵蓋了方方面面,既可以發展鹽湖工業、也可以發展鹽湖農業,還可以發展旅遊業,今後我們將以羅布泊鉀鹽開發爲切入點,逐步形成以鉀鹽化工產品爲主導、產業多元化的現代鹽湖產業格局,助力新疆工業、農業、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該負責人說。

記者瞭解到,目前,羅布泊已有的鉀鹽、銅、鐵、鎳、金等礦產資源正逐步進行勘探開發。

相信不久的將來,隨着一座座現代化工廠的進駐,曾經的“生命禁區”也將會再度蛻變爲“希望之城”。

探祕羅布泊: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城”

◆ 道路兩旁泛着白色的鹽殼


來源:天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