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临床实践中血栓和出血风险"预测难"的问题,OPT-CAD研究拟通过大样本队列获取中国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大数据,寻找中国冠心病患者人群血栓和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简便易用的血栓和出血风险评分系统,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疗程评分工具。由韩雅玲院士牵头的I-LOVE-IT 2研究DAPT亚组中国人群5年结果于2018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发布,提示对于稳定性冠心病和低危ACS患者,接受6个月DA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劣于12个月DAPT。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抗栓治疗是冠心病防治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在冠心病抗栓治疗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5月31日上午,在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19)开幕式之后的主题演讲中,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向广大参会者分享了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的探索和展望。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一、中国冠心病抗栓临床研究探索

1. OPT-CAD研究

针对临床实践中血栓和出血风险"预测难"的问题,OPT-CAD研究拟通过大样本队列获取中国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大数据,寻找中国冠心病患者人群血栓和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简便易用的血栓和出血风险评分系统,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疗程评分工具。研究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北部战区总医院牵头,覆盖全国32个省市107家医院,"十二五"期间共入选1.4万余例受试者,目前正在进行5年随访。"十三五"期间增选冠心病患者总样本量已达到2.8万例以上。

通过采集患者的基因表型、炎症因子、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征、血小板功能特点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种风险类型,并据此对其进行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目前的结果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长期DAPT比例较低,亟待改善。与GRACE风险评分相比,OPT-CAD风险评分更适合中国人群。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2. 比伐芦定在急性心梗急诊PCI围术期的应用

2015年发表于JAMA 的BRIGHT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和术后持续静滴3~4小时比伐芦定可降低出血风险,不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

韩雅玲院士指出,BRIGHT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抗栓"空窗期"的概念,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即采用术后延长静滴的方法覆盖抗栓"空窗期",可有效降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且不增加出血事件。

在BRIGHT研究之后,韩雅玲院士团队对国内65家中心204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PCI术后持续应用高剂量比伐芦定的1123例患者无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而使用低剂量比伐芦定或术后停用比伐芦定的患者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3%。该回顾性研究印证了BRIGHT前瞻性研究的结论。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BRIGHT研究之后的回顾性分析

3. 替格瑞洛用于中国ACS患者安全有效

高润霖院士牵头的大禹研究纳入我国21个省/自治区的104家中心,前瞻性入选20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90 mg每日两次维持剂量)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治疗至少12个月。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用于中国ACS患者安全有效。

韩雅玲院士牵头的真实世界中国ACS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入选6家中心1970例至少接受1剂替格瑞洛治疗的ACS患者。2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死亡率(1.5% vs. 4.5%)、卒中发生率(0.2% vs. 1.5%)明显低于PLATO研究中替格瑞洛组患者1年时的对应水平,2年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亦低于PLATO研究中的亚洲人群数据。

4. 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后短期DAPT研究

由韩雅玲院士牵头的I-LOVE-IT 2研究DAPT亚组中国人群5年结果于2018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发布,提示对于稳定性冠心病和低危ACS患者,接受6个月DA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劣于12个月DAPT。这一结果为不能耐受长期DAPT的缺血中低危冠心病(尤其是出血高危)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短疗程DAPT策略。

I-LOVE-IT 2研究得到国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与认可,入选2014年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重要发现。继2017年被ESC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指南引用后,2018年再次被ESC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引用。

TWILIGHT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中国纳入1194例受试者,对于置入至少一枚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高危缺血患者,评估采用替格瑞洛单药治疗在减少出血和缺血不良事件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设计如下图。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TWILIGHT研究设计

二、中国冠心病抗栓临床研究未来展望

韩雅玲院士之后介绍了我国冠心病抗栓研究领域在"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方向,即创建完整的抗栓优化诊、防、治体系和示范平台。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研究涵盖构建风险评分、建立评价标准、优化干预策略及创新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五大课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研究,在冠心病抗栓领域获取更多的中国数据,为中国抗栓工作做出贡献。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随后,韩雅玲院士重点介绍了课题中的OPT-PEACE研究。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通过磁控胶囊内镜检测三种抗血小板方案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出血情况,探索PCI术后优化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并建立一套胃肠道损伤评分系统。

OCC2019丨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研究探索与展望

该研究于2017年7月13日入选首例患者,目前成功入选751例,随机分组352例,预计2020年下半年结束。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高红果┆制版 刘明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