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開心麻花有個春晚反腐小品《投其所好》,說一個單位領導的喜好影響到下面的員工。其實,每個朝代帝王的喜好往往引領那個時代的風尚。所謂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吳王喜愛精通劍術的俠客,爲此老百姓身上傷痕累累;楚王喜愛腰身纖細的女子,爲此後宮中的少女多半餓死。

到了宋徽宗時期,好收藏古玩,咋辦呢,下面的官員挖空心思地盜墓。有個數據表明,宋徽宗大觀年間,宋朝皇室收藏的古董才500多件,到了宣和年間達到了1萬件。

話說陝西轉運使李朝儒,就是管理陝西境內米糧、錢幣、物資運輸的官員。官不大卻十分善於鑽營。他聽說,殷商時期比干墓中有大量的金銀財寶。

讀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比干挖心的故事,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輔佐殷商兩代帝王,20歲就坐上了太師之位。是商紂王的叔父,又是他的丞相,比干對紂王倒行逆施的暴虐統治不滿,多次向他諫阻,紂王不聽,非要看比干的心是否正。比干將腹剖開,手入腹內,摘心而出。拋給商紂王。一言不發,騎馬飛奔跑了好幾里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干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干登時大叫一聲,一命鳴呼。後來,姜子牙助周滅紂成功,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爲“文曲星”。

雖是傳說,但比干確是歷史上第一個以死諫君的忠臣。

比干墓爲周武王所封,位於今河南省衛輝市比干廟村處。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個墳丘式墓葬,成爲天下第一墓。墓前立有孔子手跡劍刻:“殷比干墓”四字碑。

李朝儒盜寶心切,奔波到河南盜寶。他最想盜的是比干墓中的稀有之物“銅盤”。這是周武王專門爲比干墓鑄造的。傳說銅盤背面是一面鏡子,每年中秋月圓,用雞皮把鏡面打磨光滑,對着月光看,就能看到比干的頭像,比干在鏡子裏還能與外面的人說話。

月黑風高夜,李朝儒帶兵掘開了比干墓,找到了“銅盤”,。李朝儒撥開衆人,找到一處月光較好的地方,用雞皮擦鏡,果真見到鬚髮皆白,胸前鮮血淋淋的比干顯現。突然鏡中比干大喊一聲, “大膽,什麼人竟敢盜掘我的陵墓。”李朝儒被嚇得癱倒在了地上。

有道是賊不走空,李朝儒大着膽子將銅盤收入盒子裏。爲了避邪,還用一塊大紅布把那個盒子包起來。千古忠臣墓被盜的消息傳來, 李朝儒被萬夫所指。爲了轉移視線,他從街上抓來了一個潑皮無賴,栽贓於他。屈打成招,說是抓到了道比干墓的元兇,這樣李朝儒名正言順的把銅盤收繳了上來,獻給了宋徽宗。

比干墓不愧爲天下第一墓,歷代無論君王還是文人名士還是普通百姓,都對忠心侍主、殺身取義的比干敬仰不已。李朝儒,有誰知道這個小人物,但盜比干墓,讓他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古墓迷情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