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的人:理查德·霍爾布魯克與美國世紀的終結》一書封面(資料圖片)。在已故的、性格粗糙的霍爾布魯克身上,我們或能察覺到後越戰時期美國強權的絕望狀態。

原標題:參考讀書 | 從越南到阿富汗:美外交官眼中的美利堅霸權衰落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道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5月19日刊登題爲《美利堅帝國的良心與僞善》的文章,作者爲丹尼爾·薩金特,文章摘編如下:

從越南到阿富汗,美國全球強權橫跨半個世紀的歷程代表的是一段曠日持久的帝國日暮。在態勢明確的冷戰高漲期,也就是當時總統們紛紛站到了光明與黑暗以及自由與奴役抗爭的行列之後,越戰帶來了一個更爲模糊的階段。美國仍然佔據了優勢,但越戰卻讓美國人威信盡失,從而只能聽任間或出現的帝國自大情緒的上升。

美國記者喬治·帕克在其精彩的新著《我們的人:理查德·霍爾布魯克與美國世紀的終結》一書中詳細討論了這一帝國遲暮階段。該書主要圍繞霍爾布魯克的個性,通過描繪一位著名外交官的職業生涯來理解一個時代的特徵。

美國強權經越戰走向絕望

那麼爲什麼是霍爾布魯克呢?爲什麼出自一名美國最優秀作家之手的有關他的大部頭傳記會吸引我們的注意?爲什麼不是喬治·舒爾茨、康多莉扎·賴斯或詹姆斯·馬蒂斯(他們中的任何人都不曾獲得過類似的文學證詞)呢?

從表面上看,霍爾布魯克在操縱美國強權的大人物當中的地位並非不言而喻。在50多年時間裏,霍爾布魯克曾通過擔任各種角色服務於美國強權:在越南任駐外事務局工作人員;在摩洛哥任和平隊負責人並自稱那是他“所幹過的最出色的工作”;兩度出任助理國務卿,先是在吉米·卡特總統任內擔任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後在比爾·克林頓總統任內擔任負責歐洲和加拿大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在克林頓總統任內前後擔任駐德國和駐聯合國大使,後者是他擔任過的唯一內閣級職位;最後他擔任了貝拉克·奧巴馬總統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使。

在已故的、性格粗糙的霍爾布魯克身上,我們或能察覺到後越戰時期美國強權的絕望狀態。霍爾布魯克認爲管理世界是他的職業。而更爲卑賤的粗活可以交由凡夫俗子去做。

美國強權專橫、貪婪與虛僞

霍爾布魯克的權利是對“美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的締造者們的效仿:即他本人極爲仰慕的凱南們和艾奇遜們,他們曾經獲取了發號施令的特權。霍爾布魯克的觀點與他們並沒有多少差異。發生變化的是所處的形勢。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美國單一領導的必要性曾經是不言而喻的,至少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是這樣,而美國精英階層可以用來執行這項任務的物質資源再充裕不過。而隨着相對衰落緩慢而又不可阻擋地進行,履行單一責任變得更加困難。一些精英決策人士——例如基辛格和奧巴馬——努力適應不斷演變的現實,傾向於內線防禦。其他一些人卻怒氣衝衝,表現出對於日漸衰落的霸權的失望。

更有甚者,通過霍爾布魯克的狂妄野心,帕克向我們展示的是或許呈現於他人眼中的美國強權:專橫跋扈、貪得無厭和虛僞成性。對外政策的行家裏手們可能會自鳴得意地把基辛格(創意、智慧、謀略)或老布什(理性、正派、可靠)想象成爲美國強權的擬人化代表。

“軍事勝利是不可能的”

霍爾布魯克風格的美國外交時刻在今天或許已成爲過去,但帕克是一位極其優秀的歷史學家,在霍爾布魯克的職業生涯中存在大量有益的範例,帕克將向讀者證明霍爾布魯克的繼承人們可以從他身上獲得哪些有益借鑑。

首先,考慮一下霍爾布魯克對於眼見爲實的堅持。這一性格特點從一開始就表現了出來。在抵達越南的第一天漫步西貢街頭的時候,霍爾布魯克注意到一羣人聚集在舍利寺附近。他加入了朝聖者的人羣中,並很快發現自己在凝視地上的一件神聖遺物:佛教僧人釋廣德的被燒焦的心臟。這名和尚曾在1963年6月自焚以抗議霍爾布魯克奉命前往支持的那個西貢政府的宗教偏執態度。

這次邂逅是個不祥之兆。在他致力於和解與鄉村發展的同時,霍爾布魯克最終對西貢政權——一個“聲譽全無、糟糕透頂到讓人難以描述的”政府——感到了絕望。

成熟了的霍爾布魯克仍然尋求瞭解事情原本的真相。在比爾·克林頓爲確定對外政策團隊感到頭疼的時候,霍爾布魯克前往了波斯尼亞,對那場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會給美國對外政策製造煩惱的戰爭進行直接的觀察。他所看到的情況使他確信有必要採取行動。16年後,霍爾布魯克發現自己置身於阿富汗。他聆聽得越多,腦海中的越戰迴響就愈發響亮,他對於軍事解決方案的懷疑也就愈加強烈。霍爾布魯克指出:“我們回到了越南。軍事勝利是不可能的。”

這種理智的坦率支撐起了第二個討人喜歡的性格特點,那便是霍爾布魯克欣然願意向權力層傳達令人不快的真相。無疑,霍爾布魯克絕非叛逆的預言家。與大多數高層官員一樣,他曾更願意保持沉默,而不是危及自己與權力的接近。

不過,在允許的尺度內,霍爾布魯克還是坦率地發表了意見。作爲特使,他在一系列的備忘錄中勾勒出自己對於阿富汗問題的猶豫不決的觀點。不過,證明霍爾布魯克愛講真話的試金石仍然是他1967年爲林登·約翰遜起草的越戰備忘錄,而當時約翰遜並未採納他的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