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獨往

慈禧派此人去美國執行特殊任務,後來卻把他忘了,此人結局如何?

清末時期,很多國人紛紛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國謀生存,不多他們大多是勞工,做的也都是苦力,條件艱苦,待遇更是與美國當地人相差甚遠。不過當時有一個人卻與衆不同,不僅經常出入美國各地的高檔場所,還登上了哈佛大學的講堂,教學生們說中文。甚至到其後死,美國各大媒體還進行了相關報道。這個人名字叫做戈鯤化,當時他奉慈禧的命令,去美國執行一項特殊任務,也就是在高校給學生教授中文。

戈鯤化原本是清朝的官員,年輕的時候努力做學問,並且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步入仕途。戈鯤化的文學功底深厚,十分有才,不過並沒有引起統治者的注意。剛開始的時候,他在清軍將領旗下做了好幾年幕僚,不過並沒有什麼起色,也沒什麼發展機會。於是他又跑到了上海,在美國的領事館工作了幾年。

此後他又前往寧波,在英國使館工作,給外國人當翻譯,閒暇之餘還能教教洋人說中文,而這一干就是十多年時間,在華有不少外國人的中文,就是他教的。

此後外國人對於中文的需求越來越大,比如說美國,他們在華涉及很多方面,所以迫切會中文的美國人。而當時哈佛大學也開始準備開設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需要一名中國人去教中文。戈鯤化此前有一個洋學生,他便向哈佛大學推進了自己在華的語言老師。不過戈鯤化舉棋不定,他想去外面見見世面,但自己又是大清的官員,決定權不在他手上。

而當時呢,外國人普遍認爲中國文化是落後的文化,毫無用武之地,甚至一些人還認爲是次等文明,這讓統治者頗爲生氣。於是慈禧、光緒等人就決定派一些官員去國外執行任務,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就是去學校教中文。但是官員們都不願意去,一來是不想離開自己的國家,畢竟在國內還有好喫好喝的供着,環境也相對舒適;而來是他們大多覺得去了有辱自己的身份,因此都不屑於去。

此後有人向慈禧舉薦了戈鯤化,老佛爺見其頗有些才華,而且此前也幹過類似工作,於是就派他前往美國任教。由此戈鯤化帶着慈禧的命令,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到了美國以後,他便開始在哈佛大學開課,不過當時對這門課感興趣的人不多,教室中往往就那麼幾個學生,其中有的還時常不來,但戈鯤化對此卻沒有絲毫介意,依舊是熱情高漲。

戈鯤化這個人挺有意思,上課的時候要穿着官服,哈佛大學至今還存留其畫像。而在上課的時候,戈鯤化可不是簡單的之教教學生們如何說中文,而是系統的給他們闡述中國文化,宣揚中國文化的優秀之處,爲此他還特意編寫了一本教材,其中還收納了他平生寫下的一些詩句。

而此後的幾年,戈鯤化一直在哈佛大學教書,直至其最終因病去世。而在他離世的時候,美國當地的很多媒體還用了專門的版面來報道其死訊,顯然在當地人心中,其已經成了傳揚中華文化的代名詞。作爲第一個登上美國高等學府講壇的人,戈鯤化儘管沒有培養出多少學生,但是卻開創了華人講課的先河。

雖然戈鯤化在當時只是一名清朝的普通官員,慈禧此後都忘了他的存在,不過他卻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先驅者,促進了中國文化在美國的傳播交流。所以歷史上,人們對戈鯤化的評價很高,只不過其走得太早,不然還真有可能培養出幾名中國通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