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佳38年“史上最強”半年報解讀:上半年淨利翻10倍,混改、多元經營穩步推進 變局之下家電企業如何突破性創造持續高增長?

[摘要] 在業界人士看來,康佳集團家電產業在“冰火兩重天”的大環境下依舊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正是源於康佳在傳統家電業務上的不斷深耕。

縱觀整個家電領域,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增速放緩已成定數,淨利翻番之類的“喫肉行情”更是已經許久難以見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謀求轉型升級、變革突圍,則是每一個家電製造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

8月30日,康佳集團發佈了2018年半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6.25億元,同比增長54.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2億元,同比提升1007.16%。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雙雙創下了康佳集團38年最好成績。高達10倍的淨利潤增長,不可謂不令外界興奮。是什麼成就了康佳的逆勢揚帆?

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康佳集團通過一系列內生式的變革和發展,走出了一波 “觸底反彈”的行情。在國企混改的時代大背景以及大股東華僑城的支持下,康佳一系列的調整堪稱面貌一新。康佳在新戰略中首先對業務結構進行了重構,通過搭建“科技園區業務羣”“產業產品業務羣”“平臺服務業務羣”“投資金融業務羣”四大業務羣,實現產業格局的轉型升級。

聚光燈下的康佳,還高調宣佈新成立環保科技事業部、半導體科技事業部,並表示未來將擇機在大健康、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物聯網、5G等領域進行重點佈局。

38歲的康佳,在外界眼中已不再身上貼着傳統企業的標籤,而是善於抓住時機,瞄準並迅速切入了若干個充滿成長性與投資價值的領域,足見其在整體戰略規劃中卓越的眼光和高效的執行力。

從財報來看,康佳制定的“一個核心定位,兩條發展主線、三項發展策略、四大業務羣組”這個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對整體經營業績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目前集團旗下的多個板塊業務均帶來不同程度的貢獻。而這份財報披露的亮眼成績,亦無疑是康佳對公佈戰略轉型升級後面臨質疑的最好回應。

對此,康佳還定下未來發展的小目標:2020年,營收要突破600億元。2022年,通過“科技+產業+城鎮化”發展思路的持續引領,實現當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成爲以科技創新驅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企業。

新興產業賽道表現亮眼

康佳半年報顯示,新興業務的快速增長對營收和淨利潤的上漲帶來了強勁動能。實際上,這距離康佳公佈新戰略僅僅過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但其在新興業務上的表現就已捷報頻傳,可見康佳在整體戰略規劃中卓越的眼光和高效的執行力。

在新戰略指引下,康佳堅持多元業務協同發展策略,加速業務佈局,在夯實家電產業基礎之上積極開拓新興業務,爲康佳探索新的產業賽道。其中,環保和科技產業園區等新興業務已實現部分落地,發展勢頭向好,爲康佳打造平臺型企業不斷注入了新鮮活力。

半年報顯示,環保業務貢獻了7795萬的營收,毛利率爲32.63%,是所有業務中毛利最高的。

今年6月15日,康佳中標了投資額約13億元的東港市城市內河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8月7日,康佳又斬獲山東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約28.5億元中央城區綜合提升項目。

在科技產業園區方面,康佳也是漸入佳境。在繼續推進康佳滁州科創中心一期、宜賓康佳智能終端產業園等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康佳又開拓了康佳“一帶一路”總部基地及康佳滁州科創中心二期等項目。另外康佳智能家電及裝備產業園、安康智能工廠、明湖康養小鎮等項目也在洽談中。

老牌家電優勢持續凸顯

8月28日,一陣喧天的鑼鼓和炮竹聲在河南新鄉新飛工廠雷鳴般響起,預示着這個曾經家喻戶曉的冰箱品牌正式宣佈復產,又一次“起死回生”,而外界相信,新飛將在康佳手中再次“騰飛”。

實際上,今年6月29日,康佳剛剛宣佈以4.55億元的價格成功競購新飛電器旗下三家公司的100%股權。而據記者瞭解,從接手到實現正式復產,讓設備、工人、技術、資金全都成功到位並運轉起來,康佳只用了短短60天的時間,自打一開始就顯示出了超高的運營效率。

在康佳看來,家電產業仍然是立業根基,增強主營業務競爭力、做大做強基礎產業是康佳新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

最新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顯示,進入2018年,家電行業內銷市場分化比較明顯,各品類市場表現並不一致。彩電繼續呈現低迷狀態,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則基本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廚電類產品整體表現不佳。因此,仍存在較大增長空間的白電業務是康佳極爲看重的領域。

半年報顯示,康佳白電業務上半年營收爲10.84億,同比增長高達21.58%,在整體營收中佔比6.45%。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的復產儀式中,新飛電器公佈了戰略發展目標以及未來三年的多項計劃,力爭2020年產量突破400萬臺,重回一線品牌陣營。

康佳集團總裁周彬表示,新飛電器生產重啓,不只是促進康佳白電發展的大好機會,也彰顯了康佳保護民族品牌、振興實體經濟的責任與情懷。未來,集團將根據整體戰略的協同部署,在資金、品牌、技術、創造及模式探索等方面給予新飛電器以更大力度和更深層次的全力支持。

據記者瞭解,康佳收購新飛後將堅持“康佳+新飛”的雙品牌協同運作,這樣不僅能豐富康佳集團白電業務自身的產品序列,爲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創新產品,而且有助於提升康佳在白電領域的產業規模,夯實其產業基礎,實現各業務羣組協同發展的新產業格局。

黑電方面依舊是康佳的營收巨頭,上半年彩電業務營收爲49.63億,營收貢獻爲29.54%。

上半年,康佳堅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成立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運營彩電等多媒體相關業務,在升級現有模式基礎之上不斷探索智慧家庭發展新方向,旨在不斷增強多媒體業務的競爭力。

在業界人士看來,康佳集團家電產業在“冰火兩重天”的大環境下依舊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正是源於康佳在傳統家電業務上的不斷深耕。

轉型正當時,千億目標可期

在今年5月21日的康佳38週年慶典暨轉型升級戰略發佈會上,康佳集團總裁周彬就曾表示,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爲當前發展趨勢,積極順應時代的號召、加快戰略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按照周彬的規劃,未來,康佳將打造成一家以科技創新爲驅動的且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平臺型企業,這無疑爲康佳探尋出一條跨越發展的“康莊大道”,也爲其2022年完成營收1000億元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轉型新戰略的指導下,康佳堅持“科技+產業+城鎮化”發展方向,“硬件+軟件”“終端+用戶”“科技+投控”發展模式,加快戰略轉型升級的落地。同時,康佳在新戰略中對業務結構進行重構,通過搭建“科技園區業務羣”“產業產品業務羣”“平臺服務業務羣”“投資金融業務羣”四大業務羣,實現產業格局的轉型升級。

如何實現這個看似宏偉的目標?對此,康佳提出了一個“1234”戰略規劃,即圍繞“一個核心定位,兩條發展主線、三項發展策略、四大業務羣組”,以加速推進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具體而言,則是核心定位爲成爲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以“科技+投控”的複合能力爲支撐,以產業產品爲基礎,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向科技產業園區業務拓展、向互聯網及供應鏈服務業務延伸,形成“科技園區業務羣、產業產品業務羣、平臺服務業務羣以及投資金融業務羣”四大業務羣協同發展的局面。

這就是康佳新戰略轉型背後的產業邏輯與商業邏輯所在,既是諸多壓力的結果,更是宏觀趨勢變化與具體產業變遷之間的微妙契合,最終讓康佳巧妙地站到這個巨大的風口前面。

實際上,康佳轉型的成果自2017年起便開始有所凸顯。2016年,康佳總營收爲202.99億元,2017年的總營收升至312.28億元,實現了54%的高增長。2018年康佳半年報營收又出現54%的持續高增長,可見其轉型新戰略已初見成效。康佳計劃到2022年實現千億營收的目標亦是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轉型戰略的推進,康佳不斷加大在研發上的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康佳研發費用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1.61%,這個增幅在行業裏面亦是首屈一指。

(文/韓秋)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爲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