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中有一段是达斯汀·霍夫曼正在为他的儿子做早餐,这个场景中运用了插入镜头来展示吐司浸泡牛奶后放在煎锅上,这种插入镜头之间穿插较远镜头的方式非常令人赞叹,来回切换的剪辑建立了一种节奏,成功给影片营造了紧张焦虑的气氛。在一个场景中镜头慢慢向丹尼斯·霍伯饰演的角色推进,当他尖叫和大笑时,镜头被跳接了,然后突然间所有人都从画面中消失了,在电影之前的剪辑中没有铺垫这一点,所以当观众看到这个剪辑时,会有很强的冲击感。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雷·洛夫乔伊剪辑的《2001:太空漫游》中有一组镜头,可能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镜头切换。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在战争的最后一组镜头中,一只猿朝上扔了一根骨头,下一个镜头就到了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个匹配剪辑非常巧妙,而且对比清楚地表达了导演要表达的含义:人类起源时期的工具或骨头,已经被宇宙飞船所替代。

因一个剪辑而成名的电影很少,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其中之一,也是剪辑师必看的一部片子。这个著名的剪辑是安·考特斯的杰作,内容是彼得·奥图尔吹灭火柴的特写镜头。

它被称为火柴剪辑(match cut),也是字面意义上的match cut(匹配剪辑)。因为镜头中奥图尔正在吹灭火柴,然后镜头切换到了日出时太阳升起的自然画面,镜头是橘色的色调,火柴吹灭的声音与剪辑重叠,这是一个很美的镜头切换。用角色的动作特写镜头结束场景,将其与下一个镜头联系,不光在1962年是一种很新颖的做法,这种剪辑方式到今天也依然还在沿用。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营造氛围,体现潜台词

杰里·格林伯格剪辑的《克莱默夫妇》中,有许多很讲究的剪辑,极大地突出了表演。

电影中有一段是达斯汀·霍夫曼正在为他的儿子做早餐,这个场景中运用了插入镜头来展示吐司浸泡牛奶后放在煎锅上,这种插入镜头之间穿插较远镜头的方式非常令人赞叹,来回切换的剪辑建立了一种节奏,成功给影片营造了紧张焦虑的气氛。

这种剪辑方式可以逐渐推进情绪,直到达斯汀·霍夫曼的角色彻底崩溃大声叫骂道“该死的”,体现了这个场景的潜台词——达斯汀·霍夫曼的角色想努力当好一个父亲,但却力不从心,他因此责怪到孩子的母亲。这不是场景中明示的内容,是一种通过剪辑来体现出的潜台词。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弗娜·菲尔兹剪辑的《大白鲨》证明了“less is more”的原则。

大白鲨的镜头越少,给人的恐惧感越强烈。这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观众自行想象怪物的样子,效果比直接上特写加特效的效果还要更好。也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注重和剪辑方式让弗娜·菲尔兹赢得了奥斯卡。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音乐的运用和暗示的力量。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谢尔盖·爱森斯坦的作品《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中,有许多创新型剪辑技巧的例子,这些技巧在今天仍然很新颖。

电影中有一个战争场景,他交切了一个机关枪管的特写镜头,和一个正在射击的人的脸部特写镜头,这些交切的镜头长度大概是两三个画面,但他快速来回切换这些画面,形成了闪动的效果,你可以看到画面的残影,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真的看到了机关枪的枪口火舌。通过剪辑让观众有了身处暴力枪战现场的实感,这种剪辑方式到现在来说依然很新颖。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营造冲击力

有时剪辑可以用来营造冲击力,例如大卫·林奇导演、杜威尼·杜汉剪辑的《蓝丝绒》。

在一个场景中镜头慢慢向丹尼斯·霍伯饰演的角色推进,当他尖叫和大笑时,镜头被跳接了,然后突然间所有人都从画面中消失了,在电影之前的剪辑中没有铺垫这一点,所以当观众看到这个剪辑时,会有很强的冲击感。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又例如马丁·斯科塞斯导演、塞尔玛·斯库马剪辑的电影《愤怒的公牛》,都是剪辑参考的最佳范例。

电影中有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剪辑,罗伯特·德尼罗跟在房间中打包行李的妻子身后,他想要阻止她打包的动作。

干货 | 如何利用剪辑节奏打造影片风格?

这个场景中没有对话,非常安静,跟之后紧接着的场景形成了对比,因为下一个场景紧接着就是罗伯特·德尼罗在拳击场上被迎面一击的特写。作为观众我们能感受到很强的冲击力,这就是剪辑的意义。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