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始终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农历春节至今两个月来,一度跌破养殖户养殖成本线,猪肉农贸市场价格也频繁创几年来市场监测数据新低,猪肉价格的波动与老百姓的菜篮子息息相关,为避免“价低伤农,价高伤民”有必要保证价格适当的平稳。

猪价跌至“白菜价”

根据夏津县睿源养猪场李厂长提供的数据,当前出栏生猪的销售价格为4.95-5.0元/斤,接近该猪场历史最低售价4.8元/斤(2014年下半年),较去年同期7.3元/斤的价格下跌29.6%。更是低于历史最高售价2016年10.8元/斤的价格53.7%.当地散户由于成本低廉,质量层次不齐等原因,售价更低,每斤可达4.7-4.8元不等,甚至部分不良品种(如“太湖串”)更是达到了4.3 元/斤左右的“白菜价”,生猪价格已跌入谷底。

猪价持续下跌的原因

据有关部门开展的生猪市场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此番猪肉价格之所以持续下跌,其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一是生猪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生猪存栏量出现回升趋势,同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猪肉产量同比增长与出栏量增加。我国生猪整体产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回升趋势。尽管能繁母猪总体存栏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生猪繁育能力的上升也是推动产能快速恢复的重要因素。进入四月份后,虽然出栏猪只的数量或较三月份有所减少,但是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

  • 二是猪肉市场消费疲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鱼、虾、牛等低脂肉消费量逐步增加,传统猪肉消费比例逐年减少。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三公”消费的打压、对浪费现象的遏制,餐饮场所的猪肉需求明显下降。综合因素导致猪肉消费量持续下滑。

  • 三是屠宰企业囤货压价。在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生猪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屠宰厂拥有定价权,养殖户们只能被动接受。为了迎合猪肉消费规律,屠宰场环节囤积、压价、控量行为严重,给生猪市场造成了很大困扰。

由于当前猪供应仍较充足,虽然跌幅已经明显趋缓,但生猪价格仍未有止跌迹象,供需进入僵持阶段。有关部门建议养殖户顺时出栏,以规避市场风险。

猪讯网

猪讯网是中国养猪业资讯门户网站,提供最新的猪业舆情、生猪价格、原料行情、养猪与猪病防治技术、产品招商、采购招标、畜牧会展、学习资料、知识产权等养猪业资讯服务,是集养猪资讯、在线问答、技术推广、交流互动等于一体的价值传播服务平台。

全产业为养猪产业链提供最新全领域信息资讯
一站式帮供应商拓展渠道,助服务商赢得机会
精准服让养猪人享受到精准、快捷的专业服务

阅读原文免费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