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是古代有个书生,读书时常不刻苦,一日在讲堂上又神游物外,于是被先生留了堂。

先生问,何故读书如此不刻苦?学生答,读书何用?隔壁的潘安比我还闲散呢。先生默然,交给他一面铜镜,令书生读书时悬于桌前。

书生回到家中,照先生吩咐办妥。读书不到半刻,觉得无聊,想去外面走走,甫一抬头,却见铜镜中映出自己的模样,顿时大惊,冷汗涔涔。赶紧找来笔墨,写下“脸好何需内涵,人丑就该读书”贴于门前。

从此,书生用心读书,每到分心之时,抬头看到铜镜中的模样,必定又会埋头苦读。天道酬勤,最后高中状元,光宗耀祖。

在古代可以靠读书来发财,如果书读不好,还长得丑的话别说找老婆了,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还被人指指点点没出息,心态不好的想不通就自杀了。

现代社会可不一样了,大家脸皮都出奇的厚。你看多少人高中都没读完出来混社会反而觉得很有面子,还有那些大字儿不识一箩筐口袋里都是钱的土豪,谁指责他们学历低了?

最丧心病狂的是,连北大校长都不识字也不算多稀奇的事儿了,想必校长一定很少照镜子,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理直气壮的连道歉都把脏水破给了时代?

怎么?时代抛弃你,还是时代的错了?

02

这几天看后台,总有一些老读者留言说,我白,北大校长那事儿花露水已经身先士卒了,你不跟一下吗?

怎么跟?花露水都被坐月子了,你想我去给他送汤吗?我现在写点啥都被删,还被百度实名举报,你要我单枪匹马攻皇城?但是细想之下,想起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纪念刘和珍君》,革命就义的好青年,也有人劝鲁迅写点什么,鲁迅提笔就写:还是为刘和珍君写点什么罢。

但是纪念革命青年这是歌颂,你让我写北大校长,我能顶风歌颂?但是又不能锱铢必较的暗讽,毕竟人家恭恭敬敬的写了长文道歉了的,对于一个已经鞠躬道歉的老人,再发文怒怼就有点显得心胸狭隘了些。

尴尬的是,我本身就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骂北大校长我不敢,嘴碎叨逼两句还是可以的。

03

因为性格的原因我没少得罪人,当然也有很不错的朋友。人际交往讲究臭味相投,能一起喝酒的就能一起吹牛,聊聊风花雪月哪个妹子好看,也能谈国家大事啥时候打仗。

但是工作之后在职场我学会了一点,嘴笨还是少说话。嘴笨的人比不识字口误的人还可怕,有时候说出去的话简直让人膈应,就跟北大演讲,校长读错字下面一阵唏嘘一样,每个人都替他冒冷汗。

我一开始嘴笨,分不清楚职场环境和派系情况,本着新人多社交的局面谁都接触一点,都尬聊一波,结果就傻逼了,发现没有什么能走的比较近的人。同事始终还是同事,发展不了特别好的朋友关系。

职场上听到过来人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少说多做。特别嘴笨的人,不会说就闭嘴,免得一开口大家不是怒目圆瞪就是浑身冒冷汗,伤人伤己。

很多人想问,北大校长上台之前咋不彩排熟悉下稿子吗?就算背下来表演一下也行啊。所以北大120周年校庆,校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可能觉得这种小场合,我上去说两句还能出现什么问题?谁能想到一开口就扑街了?

04

人丑就要多读书,可以说是古训了。

现在搞对象颜值太差一定不行,硬件上就淘汰了。但是要是能舞文弄墨,当众引经据典什么的到会让妹子刮目相看,可见学识渊博到底是能把到妹的。

要知道姑娘们的崇拜感会比好感持久的多,对于那些只有颜值的小鲜肉只能算是快消品,过了保鲜期也只好扔了。但是学富五车的男人是一支可长期持有的蓝筹股啊!

北大校长虽然是学理出身的,当年就算多读一些孔孟也不至于读错成语不是?再说文革破四旧也没撕你的书啊,何必觉得那个时代夺了你的读书认字儿的机会?

校长在后来公开的致歉信中有一句说道: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校长,您真言重了。其实公开发言并没有那么多生僻字和难懂的成语,说到底还不是套话和官话。就算发言稿里有引用名言古训的,在上台之前朗读个百八十遍就行了。我初中语文老师就说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事儿真没那么难,您甭怕。

在一个唱衰读书无用的时代,突然我们看到北大校长因为读错成语被舆论包围的时候,就会知道其实多读点书有时候还能救自己于危难之际。

现在就算我写广告也少不了引经据典,解释解释古文,剖析剖析小说什么的,不是我没事找事,是读者的眼界和知识量在水涨船高,你说我一个码字儿来服务大家的我要是词穷,这不就跟郭德纲说相声一时哑口无言被观众的段子给逗乐了一样尴尬吗?

希望我有生之年不要遭遇这种尴尬,你们监督起来!

首图/配图:baidu.com

撰文/编辑:黄小白

作者介绍:黄小白,才华横溢的问题儿童。

微信:sucre_bai   新浪微博:黄小白大将军

『校稿助理:sucre』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