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女士便坐在離兒子不到兩米的地方玩手機,再後來悲劇發生了,通過監控發現,孩子溺水後掙扎3分鐘無人發現。如發生意外,視孩子摔傷部位進行護理,摔破頭部應趕緊送往醫院,家長不要堵住和擦拭從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腦積液迴流會造成顱內感染。

事故的發生總是在不經意間,也是事後纔會後悔曾經有一萬次避開的機會。今天的話題會有些沉重,但帶孩子不容易,有些時候確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經意間將孩子置於危險之地,希望所有帶孩子的人,都能更細心,更警惕一些,多學一些安全知識。

悲劇一

8月5日,北京雙胞胎姐妹在青島市黃島區海灘走失的消息牽動了許多人的心。本以爲是一場很平常的兒童走失事件,誰可曾想到6日便傳來噩耗:雙胞胎姐妹均在海中溺亡。

孩子母親稱,事發時她坐在離孩子幾米遠的地方看手機,「看一會兒手機,看一眼孩子」。開始還能看見兩姐妹和其他孩子一起挖沙子,所以有點鬆懈。等發完朋友圈再抬頭,就發現孩子不見了。

暑假悲劇又現!僥倖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悲劇二

今年8月1日,吳女士帶着剛滿一歲的小愛(化名)到福州倉山區照嶼路一家名叫「貝貝拉姆」的嬰幼兒游泳館內游泳。當時游泳館有兩個孩子,兩個工作人員進進出出十分忙碌,吳女士便自己看着孩子。

暑假悲劇又現!僥倖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期間她覺得工作人員給女兒穿的背心式的嬰兒救生脖圈太鬆,便自己給女兒換了店內坐式的嬰兒救生圈。然後又突然想給朋友發條短信,便轉身去找手機,一兩分鐘的時間,孩子便發生了意外,現在經過搶救孩子心跳恢復了,但呼吸至今仍然沒能恢復。

悲劇三

去年 3 月,一對父母帶着孩子到商場玩耍。媽媽在一樓買東西,爸爸抱着兩個孩子在靠近玻璃圍欄的天井處。男孩 5 歲、女孩 2 歲,他們在爸爸懷裏玩鬧。爸爸一個沒抱住,一個孩子掉了下去。出於本能,他伸手去救孩子,由於身體傾斜,另一個孩子也脫手掉了出去。兩個孩子都掉到了負一樓,搶救無效。

暑假悲劇又現!僥倖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悲劇四

去年1月份,在西安打工的肖女士帶着6歲大的女兒和不滿4歲的兒子豪豪到某溫泉世界玩耍。下午快走的時候,女兒上來了,兒子堅持還要玩一會。肖女士便坐在離兒子不到兩米的地方玩手機,再後來悲劇發生了,通過監控發現,孩子溺水後掙扎3分鐘無人發現。

暑假悲劇又現!僥倖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發生了這些悲劇,很多網友感慨當父母的門檻太低,然而失子之痛就是對他們過錯最大的懲罰,並且這個懲罰伴隨着自責相隨一生。

在這裏強調一下,帶孩子出去玩

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

強調一萬次,出來還玩手機

那還出來幹什麼

暑假悲劇又現!僥倖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之前看到一個「懸崖意識」的理論,挺好的。這裏引用兩點:父母要有「懸崖」意識,預防兒童傷害;孩子要明白「懸崖」原因,懂得保護自己。

這裏的懸崖,既是真實的懸崖,也是無形的兒童傷害。當人站在懸崖邊上,求生本能會使人萬分小心,生怕掉下懸崖粉身碎骨。家長對待孩子,就要時時有這種意識。

帶孩子游玩,要讓孩子在安全區域玩耍,但凡嘗試有風險的活動,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下面盤點一下,兒童最常遇到的意外傷害及急救方法。

兒童意外傷害如何預防與急救

1燙傷燒傷,用涼水,趕緊衝

孩子可能會被熱水、熱粥、熱湯等燙傷。一旦發生燙傷,要立即用涼水衝,使其降溫。冬天穿的衣服多,不要將衣服扒開,要連同衣服一起在冷水龍頭下衝洗,降溫。

再扒開衣服檢查其燙傷程度,如果直接扒掉衣服,容易撕裂被燙傷的皮膚。所有動作要輕柔,同時要保持創面乾淨及水皰完整,創面要塗些燒傷藥膏、抗菌素軟膏,或用乾淨的布、衣服包裹傷處,轉送醫院。

2跌落摔傷,分泌物,別硬堵

3—5歲的孩子,頭部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頭部的案例極爲多見。如發生意外,視孩子摔傷部位進行護理,摔破頭部應趕緊送往醫院,家長不要堵住和擦拭從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腦積液迴流會造成顱內感染。

3誤食藥品,多喝水,促嘔吐

孩子看到桌上擺着花花綠綠的藥瓶,伸手夠到並打開當糖豆喫進去的意外,經常發生。如果誤服了安眠藥、避孕藥、抗風溼藥等,可引起藥物中毒;誤服了滅鼠藥,可造成死亡;誤服了石碳酸,可造成口腔黏膜、喉、食管、胃部灼傷。發生意外後,要儘快給孩子喝大量的涼水,然後刺激其喉頭,使其嘔吐。同時要趕緊送醫院,洗胃治療。

4預防窒息

保鮮膜、塑料袋、花生都可能堵塞在孩子的氣管裏造成窒息。在吞入異物的情況下,如果異物刺激喉黏膜,則會引起劇烈咳嗽,並因反射性喉痙攣及異物阻塞而出現呼吸困難,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喘鳴、失音、喉痛等。最嚴重的是,如果異物較大而且嵌在聲門上,則可能很快造成窒息死亡。

5預防意外跌落

清除家中的危險因素,如捲起的地毯,暴露的電線,欄杆間距寬大的陽臺和樓道等;在洗手間,洗手盆前和樓梯等放上防滑;窗邊不放置椅子,搖籃和其他傢俱;非逃生用途的窗要上鎖,或裝上窗欄。

各年齡段的意外預防重點

3歲以下要特別當心摔斷牙

3歲以下的孩子剛學會走路,摔倒的機率比較高,摔倒後首當其衝的是口腔內組織,經常有孩子摔歪或摔斷牙齒。孩子的牙組織還處在生長期,摔斷後,爭取在半小時內把孩子連同斷牙送到醫院裏來,可以大大提高斷牙的成活率。

斷牙掉在地上可能沾上髒東西,但是家長千萬不要用自來水清洗。因爲斷牙上的牙周膜很可能就這樣被洗掉了。

2-7歲孩子最喜歡吞食異物

吞食異物的孩子非常多,從8個月到10多歲都有,但是2-7歲的孩子最多,因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各種物品都非常好奇,喜歡用嘴去探究奧祕。

如果發現孩子吞食了異物,不要嚇唬孩子,也不要試圖通過喂水和食物幫助孩子排便,因爲5歲以下的孩子,在吞食了硬幣之類的異物後,一般是無法自行排出體外的,必須送到醫院去,而且在途中要儘量讓孩子保持安靜,因爲越哭鬧越易發生意外。

0-6歲兒童最容易被燙傷

國家衛生部曾做過一個調查,0至6歲兒童發生燒燙傷的比率佔了燒燙傷患者的23﹪,其中以1歲(34.3﹪)爲最多,2歲(29.5﹪)居次,3歲(13.7﹪)爲第三位。受傷原因以熱液燙傷(46﹪)最多,因洗澡水過熱造成的燙傷則明顯下降。

作爲家長,不要讓孩子單獨面對熱湯。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在你轉身的瞬間,被燙傷了。對於燙傷部位,可以迅速用大量乾淨的冷水沖洗,切忌不要盲目使用一些土辦法塗抹傷口。

暑假悲劇又現!僥倖和疏忽,比意外更可怕!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還在“危險”帶娃,一定要提醒他們;如果親戚朋友對你的孩子的逗弄存在危險,也一定要制止。

今天的話題有些沉重,但作爲父母,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確保自己盡最大努力保護孩子的安全。願所有孩子都健康成長!願所有父母都安心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