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农用化肥用量达5944万吨,占世界化肥用量的31%,是世界上肥料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农户以往为了追求产量,过量施用化肥已成为常态。然而过量施用化肥不仅仅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但是,化肥是土地的粮食,不少产区对大量施肥有极强的依赖,一旦减少化肥用量将面临减产的风险。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做到肥料“减量增效”成为广大种植户最关心的问题。

9月1日,康朴(中国)云南大区财富招商大会在昆明市呈贡区鑫盛达宏晟国际酒店召开。据悉,本次发布会旨在推进康朴(中国)特肥在云南大区的战略合作项目,将全球顶级产品和先进的肥料“减量增效”技术带到云南地区。

先进的肥料“减量增效”技术吸引了云南农资人的眼球

德国先进技术全面引爆中国市场

“康朴(中国)公司在中国政府提倡的减肥增效、耕地质量保护,农产品品质提升等领域拥有先进的理念、制造工艺与卓越的产品。”会上,康朴中国副总经理李玉晓介绍,德国康朴公司是植物养护产品领域应用方案的全球供应商之一,已有60多年历史,其肥料增效技术全球首屈一指,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市场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

李晓玉表示,康朴(中国)作为德国康朴公司(COMPO GmbH)在中国的全资公司,传承了德国肥料制造的纯正基因和先进技术,无论从品牌、渠道还是研发团队方面,都秉承了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康朴中国副总经理李玉晓

“德国康朴公司(COMPO GmbH)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设备和全自动的物流系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提供顶级的高端产品和增效技术服务。”德国康朴公司CEO Stephan Engster介绍,60年来德国康朴公司(COMPO GmbH)从养分、作物、土壤三大方向开展技术研发,逐步形成了6大技术以及实现了生物刺激素的功能化。通过NES+氮素双向稳定技术,NPI磷长效技术、NTS养分高效传输技术、NGT养分聚拢技术实现养分的高效利用。通过碳氮代谢生理调控技术和植物小分子活化技术实现植物生理调控。

德国康朴公司CEO StephanEngster

拥有四大核心技术,肥料“减量增效”不是梦

“相信很多农户都有这种困惑,为什么肥料投入越来越高,产出不仅没有提升,对环境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康朴(中国)市场总监孟繁沛指出。据科学测算,我国农业生产中氮肥的表现利用率仅为30-35%,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8.2%、28.3%、26.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达50-70%。我国磷肥当季利用率仅为10-20%,磷肥在施入土壤后被快速固定为无效态磷,磷肥在土壤中的有效性极低。

康朴(中国)市场总监孟繁沛

“尿素等氮肥在施入土壤后在水解作用下被分解为铵盐,铵盐在土壤中通过细菌首先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再被氧化成硝酸盐。”据尹鹭博士介绍,硝化反应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氮肥,而且其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更是致癌和引起蓝婴病的罪魁祸首。

尹鹭博士

据悉,康朴DeltaChem(德化)拥有施诺德DMPP长效技术、养分聚拢技术、养分传输技术、NPI氮磷增效技术的四大核心优势技术。

施诺德DMPP长效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硝化反应,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使氮肥在土壤中更加稳定,减少50%的流失率,利用率可提升至43-48%。

应用养分聚拢技术可以延缓肥料中养分的流动性,聚拢亿万水分子,让养分浸润植物根系,并在根系周围形成一层锁水膜,将养分控制在根系周围,防止养分流失。

NTS养分传输技术能消除土壤的斥水性,快速浸润土壤,维持耕层土壤水分及养分在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局部养分浓度过高导致烧根烧苗的后果,从而让养分更好地被植物吸收。

应用NPI氮磷增效技术可以提高氮、磷活性,实现氮磷协同增效,不受土壤限制,盐碱土、南方红壤等效果更好,兼具生物刺激素特性,具有促根、壮苗效果。

会议现场实验展示产品效果

近年来,我国农业飞速发展,不仅仅是大量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我国优秀的民族企业更是凭借自己强大的技术实力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农业的风貌。康朴来到中国,即是我国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重要一步,更是我国民族企业踏入世界顶级农资技术生产俱乐部的里程碑。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 肖硕

编辑丨农财君

报料丨020-83003400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