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9日電 (夏守智)“據估算,新經濟佔中國GDP比重接近20%。”金融信息服務商鯨準公司總裁柴源19日在北京一場活動上表示,中國經濟正加速進行新舊動能轉換,新經濟無疑將成爲增長的新動力。

以“新經濟·新動力”爲主題的第九期德勝門大講堂當天舉行。談及何謂新經濟,柴源表示,廣義上可以看作中國經濟內在升級的外化表現。隨着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一系列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基本樣貌。

柴源提到,新經濟已成爲大趨勢,除了互聯網巨頭、新興科技公司,美的集團、三一重工等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近年來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巨大,致力於企業的轉型升級。

協同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萬壽感慨,科技迭代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改變了我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也讓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緊迫性大爲提升。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外部不確定性升高背景下,李萬壽談到,民間投資在提振經濟發展活力、培育增長新動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結合自身投資科技初創公司經歷,他說,儘管目前投資紅海一片,但在經濟結構轉換時期,仍有一批有希望的新興企業可以茁壯成長。

他同時呼籲,企業家、投資人多將資金投入實體經濟,爲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科技公司發展注入所需資源。政府部門則應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併爲新興行業的民間投資掃清障礙。

騰訊文化產業辦公室主任趙治提到,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出口規模逾95億美元,遠超過電影產業。“雖然人們對遊戲產業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它已成爲科技與文化結合的一種新經濟樣態。”

趙治表示,注入更多的教育性功能,加強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結合,這是中國遊戲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多款中國研發的遊戲風靡海外,未來遊戲將成爲中國文化“出海”的重要載體。

據悉,德勝門大講堂由全國工商聯主辦,旨在爲民營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迄今已舉辦九期。(完)

(本文來自於中國新聞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