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興跟大家聊一聊中國民國史上的那些著名高校以及他們的發展歷程。今天的主角便是以自由、民主聞名的中國著名高校——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北京大學校徽

談起中國高校的發展史,自然繞不開清朝晚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興起使得中國統治者內部,少部分人開始主動的去學習和接受西方的科學和技術,想要“西學中用”,也就是說“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洋務運動所創建的新式學堂已經初具進現代大學的雛形和模式。但是當時的新式學堂又不同於今天我們看到的大學。因爲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新式學堂往往都是以培養外語、算術、國學爲主的傳統式學堂的升級版。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北京大學匾額

時間來到1898年,光緒皇帝大婚之後獲得了親政已經近十年,卻依然無從施政、無力挽救沒落的大清王朝,急需找到一個突破點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於是在一批跟光緒皇帝同樣年輕氣盛又同樣想要有一番作爲的維新變法派的推動下,光緒皇帝6月11日正式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因爲戊戌變法只存在了103天,便遭到了以慈禧爲代表的清朝皇室貴族守舊派的鎮壓而宣告終止。因此又稱“百日維新”!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戊戌六君子

《明定國是》詔書摘錄如下:

“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邇者詔書數下…立大小學堂,皆經再三審定,籌之至熟,甫議施行。惟是風氣尚未大開…朕惟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極其流弊…於時政毫無裨益…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採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專心致志,精益求精,…以成通經濟變之才。

京師大學堂爲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着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王大臣會同妥速議奏,所有翰林院編檢、各部院司員、大門侍衛、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後裔,其願入學堂者,均準其入學肄業,以期人材輩出,共濟時艱,不得敷衍因循,循私援引,致負朝廷諄諄告誡之至意。”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明定國是詔書

由此可見,京師大學堂的設立傾注了悲情光緒皇帝的心血和期許。儘管百日維新變法因清朝舊貴等頑固派的鎮壓反對不幸夭折於襁褓之中。但是變法之初所提出的建立近現代大學堂這一改革措施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中國第一座近現代化的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也就誕生於這一歷史背景下。這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

今天首先要講的就是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始建於1898年6月份,創立之初便是由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光緒皇帝親自過問下誕生的,因此京師大學堂與生俱來就與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光緒皇帝像(存疑)

歷史發展也像我們證實了這一觀點。京師大學堂及其後的北京大學在歷史的很多節點上走在了時代的先例。

提到北京大學就不得不提及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校長。蔡元培校長於1916年12月26日在接手北京大學之時,感覺到學校內部弊端重重。1917年1月份的就職典禮上,蔡元培提出三點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礪德行;三曰敬愛師長。”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時任總統黎元洪任命蔡元培爲北大校長

蔡元培更是注重師資力量的培養!聘請了一大批優秀的教授,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章士釗、辜鴻銘、錢玄同、劉師培、劉半農、梁漱溟、徐悲鴻、李四光、莎菲、魯迅等名師大家先後加入北大!學界巨擎,蔚然成林!同時蔡元培校長在北京大學執政期間大膽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思想和改革措施。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之義”。提出來的首要願望就是讓北京大學成爲自由之大學!

1919年以北京大學爲首的學生代表的引領下爆發了五四運動。並且迅速的波及全國,北京大學也成爲了當時中國新文化和新思想的高地,引領着全國的思想潮流。五四運動的意義和影響十分長遠,這一次運動不僅喚醒了全國人民的反抗封建制度剝削和西方列強壓迫的意識和國家民族氣節,進一步推動了新思想運動的發展。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五四運動浮雕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不顧國際壓力悍然發動侵華戰爭,將蓄謀已久的侵華野心暴露於世人面前,隨後中國華北地區、華東地區因準備不足、武器裝備和軍事作戰能力落後而相繼淪陷。國家和民族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決定着國家和民族的存亡!

隨着當時的北平(北京)城被日軍侵略者攻佔,北京大學校委會和全體師生決定舉校南遷,願與國同難!不棲身於日軍的統治之下!就這樣國立北京大學與同處北京的國立清華大學以及位於天津的私立南開大學均踏上了南遷的長征之路。最終三者於1937年8月在湖南長沙會合在了一起,組建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但是不久之後戰爭的硝煙緊隨而至,三校師生再次踏上征程來到了彩雲之南的昆明,

聯合組建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共用校舍,同寢同室,共享教學資源!三校校長共同治校,一時之間成爲佳話!

{!-- PGC_COLUMN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西南聯大簡陋的教室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作爲一所抗日戰爭時期的特殊產物,卻成爲了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的教育奇蹟。從1937年8月至1946年7月,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在這段時間裏,西南聯合大學彙集了全國著名的名師大家300餘人,共培養了約8000名學生,其中3882名畢業生。而西南聯大的知名校友數量巨大,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這其中包括了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趙九章、鄧稼先、王希季等8位“兩彈一星”元勳!另外更是培養出了15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80名爲學生),1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全爲學生)!宋平、彭佩雲、王漢斌等人後來成爲國家領導人。

西南聯合大學在抗日解放戰爭期間爲國家輸送了大批的進步人才投身於全民的抗戰之中。前後共計834名學生投筆從戎,以熱血赴前線禦敵,其中大多數人命喪疆場,以英魂守國!這些正值青春的拳拳學子爲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以及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和民族擔當。雖無名卻載譽史冊!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

抗戰勝利後,1946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舉辦完結業典禮之後正式宣佈解體,一分爲三,三所學校回到各自的原校址覆校!國立北京大學復立!從美國回國的胡適先生成爲北京大學的新校長,將北京大學建成了6個學院33個學系的綜合性大學!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學大部分師生選擇留在了北京。

1952年,國家決定效仿當時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開始了全國院系調整,將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部分師資力量劃入北京大學,加強了北京大學的文理學科實力,並且奠定了北京大學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學領域中全國頂尖的地位!北京大學遷址到原燕京大學的校址,北京大學的師生正式成爲燕園的主人!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燕園一角:未名湖和博雅塔

北京大學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裏,一直被國家定位爲重點大學,均是第一批入選國家歷次重點大學建設名單,第一批次入選了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工程等重點建設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從立校之初就將自己與新中國的發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爲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政要、科學家、文學家、企業家和各行各業的人才!北京大學的優秀師生中僅僅兩院院士的人數就達到了近400人。同樣也有大量的資深人文社科教授、學者!因此北京大學也成爲了全國人民和學子心目中的最高學府之一!

北京大學:從京師大學堂到民主自由的北大!

北京大學校門

我是珞珈山的貓,爲你介紹一系列民國高校那些事兒!下一節爲你講述《清華大學:從清華學堂到全國頂尖工科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