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說起這個地方的要塞,就不得不談論一下日本人的高瞻遠矚,雖然說在某些地方我們對這個國家煩透了,但是他們的戰術和戰略真的不能讓我們小看,在佔領了東北地區之後,爲了儘可能的防備蘇聯的進攻,他們建造了一個長達110公里的要塞,花了衆多的錢打到這個地方,完全可以對蘇軍進行阻攔。想必那時候還沒有先進的滅火器,日本人在這樣的屋子裏面也好不痛快,全部憋到了要塞裏面,根本沒有換氣的地方,最後的日本軍隊被活活的憋在裏面,逃出來的只有30餘個。

1945年的日子值得慶祝,正是在這一年中,十幾年的艱苦奮鬥化爲了最終的勝利,日本宣佈投降。等消息傳遍神州大陸的時候,所有的老百姓爲之歡欣鼓舞,可這樣的事情並不代表着終結,那些散落在我國土地上的日本大兵,有很多人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有一些人被洗了腦,選擇和自己的國家共進退。有一些人則沒有放下武器,繼續進行着無畏的抵抗。在這一年中,黑龍江東寧縣有這樣一支殘存的部隊,他們的編制已經所剩無幾,但依然拿着武器抵抗。當然這樣的抵抗並不是不經大腦的,因爲他們做了十足的打算,躲在東寧這個地方的要塞中。

1945年,日本高層決定投降,但有一支殘留的部隊躲到我國地下

一說起這個地方的要塞,就不得不談論一下日本人的高瞻遠矚,雖然說在某些地方我們對這個國家煩透了,但是他們的戰術和戰略真的不能讓我們小看,在佔領了東北地區之後,爲了儘可能的防備蘇聯的進攻,他們建造了一個長達110公里的要塞,花了衆多的錢打到這個地方,完全可以對蘇軍進行阻攔。當年日本爲了建造這個要塞,也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在全國各地找來了很多的勞工,並且還有戰爭失敗的戰俘,經過資料的統計,修建此處的人一共有17萬人,足以見得工程的浩大,日本人其心可誅的想法。在日本投降之後,剩下的殘留部隊基本上都躲進了這裏,蘇聯方面一時間也沒有辦法。

1945年,日本高層決定投降,但有一支殘留的部隊躲到我國地下

剛開始蘇聯軍隊想要進去,可裏面實在是錯綜複雜,軍隊一旦進去就被分散,一分散就有可能逐一擊破。對於蘇軍來說,他們一開始並沒有想走極端的道路,派出去了日軍的一個俘虜,希望可以教唆裏面的人投降。但左等右等不出來,最後得到的消息是,被放進去的日本戰俘已經被策反了。既然日軍沒有什麼作用,乾脆派中國人進去看一看,讓人可氣的是,日軍在這個時候還在頑強抵抗,沒過多久就慘遭日本人的殺害。蘇聯人在外面好生勸解,日本人怎麼都不理,甚至還叫囂着讓他們開火。

1945年,日本高層決定投降,但有一支殘留的部隊躲到我國地下

一般囂張的人都是沒有腦子的,這樣的話我們也知道,這時候的蘇軍被徹底惹怒,他們又想了一個殘忍的方法,竟然都在要塞裏面不出來,乾脆就來一個甕中捉鱉,爲了儘可能完善自己的措施,開始從山上往下面運汽油,幾千升的汽油準備就緒,全部關到要塞裏面,一把火扔進去,整個要塞變成了一個微波爐。想必那時候還沒有先進的滅火器,日本人在這樣的屋子裏面也好不痛快,全部憋到了要塞裏面,根本沒有換氣的地方,最後的日本軍隊被活活的憋在裏面,逃出來的只有30餘個。這個地方也讓蘇軍膽寒,如此高防禦指數的要塞必然要將其毀滅,爲了防止這件事情的再次發生,直接將其給損壞,從此以後這裏也變成了歷史。

1945年,日本高層決定投降,但有一支殘留的部隊躲到我國地下

聽完以後有什麼樣的滋味呢?日本人真的是爲非作歹,佔領了我們國家的土地,居然建了這麼龐大的防禦體系,這些人其心可誅,真的是可見一斑。那麼他們最後的下場是什麼呢?擁有如此高尖端的武器,甚至還會有如此的防禦堡壘,最後還是被我們給趕了出去,所以說決定最後走向的並不僅僅是先進的武器和裝備,需要人性的烘托,他們明顯不懂得這一點。任你在我國的土地上經營幾十年,最後都是徒勞無獲的,因爲我們有民族的自覺,我們有自我民族認知的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