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說在1937年,劉湘祕密調遣了1000多名工兵前往紫打地(安順場)挖掘石達開寶藏,工兵們鑿開山壁後,發現了三個以三合土封固砌着石條的洞穴門。新中國成立後,政府並沒有組織專人挖掘石達開寶藏,不過民間倒是有不少人前往紫打地(安順場)尋寶,可是他們囿於技術和資金的缺乏,如同戴笠一樣,也一無所獲。

  石達開簡介:

  石達開,廣西貴縣人,生於1831年,卒於1863年,是太平天國著名的軍事統帥之一。他在早年加入了拜上帝會,和洪秀全、馮雲山、蕭朝貴、楊秀清等人共謀舉義,發動了金田起義。石達開先被封爲左軍主將,後又被封爲翼王,任先鋒,從廣西向金陵(即今南京)進軍。因軍功卓著,石達開成爲太平天國的主要統兵將領之一。

  亂世出梟雄,太平天國作爲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混亂時期,自然也出現過不少梟雄,其中翼王石達開就是當時的梟雄。梟雄們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必不可缺的就是金錢。翼王石達開的手中也擁有大量金錢。當他率領的太平軍被清軍滅於大渡河前夕時,他所擁有的金銀財寶,傳說卻並沒有被清軍收繳,而是被他藏在一個祕密的地方。

  佐證這一消息的還有這樣一個傳聞,說石達開當時還留有一紙寶藏示意圖,圖上寫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八字隱訓。雖然這一隱語流傳很廣,然而,直到今日,仍無人能破解這一隱語。

  翼王石達開藏寶之謎

  劉湘,字甫澄,生於1890年,卒於1938年,四川大邑人,時任國民黨四川省主席,他對當地傳聞的石達開有寶藏埋藏極爲相信。劉湘認爲,石達開作爲太平天國的重要將領,肯定會有大筆金銀財寶來支持他的軍事行動,可是最終他被清軍圍困於大渡河,無論當時他是想突圍還是等待被擒,對於他所擁有的金銀財寶,他肯定會有一個妥善的安排的。

  而且傳聞說清軍剿滅石達開所部時,並沒有收穫大筆金銀,所以劉湘認爲,石達開應該是將這筆財寶埋藏了起來。至於石達開埋寶的地點,劉湘認爲應該就在四川省石棉縣境內紫打地(即信安順場)高升店後山坡下。因爲據說石達開及所部就是在此處被清軍俘獲的,那裏地勢險要,是一個藏寶的好地方。

  據說在1937年,劉湘祕密調遣了1000多名工兵前往紫打地(安順場)挖掘石達開寶藏,工兵們鑿開山壁後,發現了三個以三合土封固砌着石條的洞穴門。

  但是挖開兩穴,裏面僅有鎏金銅器、金抹額、銀帶扣、吊刀、玉額花、袖箭筒、護手、木刻等少量殘缺物件。

  當開始挖掘第三大穴時,爲蔣介石偵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類學家馬長肅博士等率領川康邊區古生物考察團前去幹涉,並由故宮古物保護委員會等電告禁止挖掘。不久,劉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掘寶之事終於被迫中止。

  劉湘

  雖然劉湘因外力干預放棄了對石達開寶藏的挖掘,可是傳聞說,他並不是民國時期唯一想開挖石達開寶藏的國民黨高層。據說,蔣介石也曾打過石達開寶藏的主意。在1942年,蔣介石密令戴笠帶人繼續挖掘石達開藏寶窖。可是當戴笠帶兵到達紫打地(安順場)的藏寶窖時,那裏的地貌因爲山洪引發的泥石流發生了改變,戴笠等人無從下手。蔣介石得知後,只能放棄這一打算。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並沒有組織專人挖掘石達開寶藏,不過民間倒是有不少人前往紫打地(安順場)尋寶,可是他們囿於技術和資金的缺乏,如同戴笠一樣,也一無所獲。

  根據研究人員赴現場考查後判斷:該三大洞穴所在地區和修築程度,似非爲太平軍被困時倉促所建。石達開藏寶之謎,只有繼續深挖才能解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