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德州撲克,說明你很可能不在創投圈。

17年的時候,一位創業者爆料:光他朋友圈裏,玩德撲的就超過了1000人!包括張小龍、姚勁波、白鴉、沈南鵬等互聯網大佬,還有黃曉明等明星投資人……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大佬們的德撲遊戲數據,也很是值得玩味。

水平高低且不論,性格特質各分明,甚至準到了可以用來“算命”的地步!

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58同城創始人 姚勁波

V S

趕集網創始人 楊浩湧

姚勁波和楊浩湧,兩人作爲分類信息兩大巨頭的老闆,曾經長期陷入“苦戰”,但在牌局上,卻有着不一樣的“畫風”。

在所有德撲比賽,他們中投入的籌碼相當(入局率);但奇怪的是,姚勁波比楊浩湧的攤牌率卻高了近2倍, 60%: 22%!說明他一旦入局就不會放棄,會一直跟到最後一手牌。

這或許解釋了,爲什麼姚勁波能約上楊浩湧,在總統套房談了堪比車輪戰的20個小時,一直到把楊浩湧的戰意打消,最終成就了一場經典的戰略合併。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以 德 撲 識 人

創業和牌局,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沒有標準答案。

真正的高手,玩的不是概率,而是人心。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有時候,棄牌,會成爲另一種堅持。

姚勁波和楊浩湧的牌局其實還遠遠沒有完結。在“放棄”趕集網的兩年後,楊浩湧死磕創業,“再造一個趕集”。

創辦的“瓜子二手車”估值達到了32億美元,以更高的贏率,續寫了屬於他的傳奇。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如果楊浩湧當時選擇繼續“打消耗戰”,很有可能會一直鬥到分類信息行業攤牌的那一刻——這樣,二手汽車交易的風口機遇就與他無關了。

有時候,好牌能被打爛,爛牌也能打好。

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曾經爆料:比爾蓋茨曾因爲打德州撲克而輸掉了不少的錢,一晚輸掉幾千美元!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但他也因爲打德州撲克,而學會了如何虛張聲勢、如何詐唬,這給他後來的創業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比如:在Windows系統裏捆綁瀏覽器和辦公軟件,就是一個曾經引來很多非議的決策。

當時面臨着聯邦司法部的反壟斷世紀審查,嚴重到了可能會將整個微軟集團分拆的地步,但比爾蓋茨就是堅持不退步,要和政府進行博弈。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終於,他“賭”贏了,把一個個競爭對手都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以 德 撲 交 人

創業不像是走圍棋,步步算計,憑一着“妙手”即可逆轉乾坤。

創業也不像押大小,矇眼狂奔,只懷一腔熱血就戰到最後一刻。

創業更像是德州撲克,既有對局面的深刻洞察,也有對風險的一力承擔。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德撲的風雲變幻、它的大輸大贏,都嚴厲地考驗着人類對成功的渴求和毅力。

而這正因爲這些特質,它自然也就成了拒絕“平庸之輩”的天然的門檻,爲那些熱愛冒險、不吝豪擲千金的圈子提供了完美的屏障。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甚至在很多場合,德撲會成爲一個人的進身之階。

當奧巴馬還是一名年輕的國會議員時,他開始到另一位國會議員的家裏打撲克。而當時參加牌局的一般是政客、說客和其他有權勢的伊利諾斯人。

奧巴馬通過這種牌局證明了自己、也打造了自己的人脈關係,最後成功邁上了通往白宮的榮耀之路。

馬雲李開復巴菲特……這些創投圈大佬,背後竟有同一個身份

從曾經的“桌上高爾夫”,到如今的“社交貨幣”。

德州撲克不僅以其對智商和人性的磨練,征服了創投圈名流,還以其獨特的社交活力,吸引着圈子內外的高手。

所以,創業者們,你們今天打德撲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