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新市區)7所學校(幼兒園)年底投入使用

多措並舉打造教育強區

今年,高新區(新市區)將有7所新建、擴建、續建學校(幼兒園)投入使用。這是高新區(新市區)大力實施優質資源擴容、推進均衡發展、打造教育強區的有力舉措之一。

建設中的51中學

建設中的56中學

建設中的90中學外景

建設中的112中學外景

建設中的112中學內景

長春北路幼兒園外景

長春北路幼兒園內景

2018年,烏魯木齊十大民生實事中“育苗工程”共新建和改擴建學校、幼兒園共30所,其中高新區(新市區)承擔的續建51中學、56中學、72中學、90中學和112中學綜合教學樓都將於年底投入使用。屆時,高新區(新市區)將新增學位2940個。同時,新建的長春北路幼兒園和保昌堡幼兒園,也將於小區居民入住後開始招生,預計可容納600名適齡兒童入園。

這7個項目於今年4月5日前全部復工建設。目前,續建51中學、56中學、90中學、112中學綜合教學樓主體已完工,內部砌體已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外牆保溫和內部裝修施工。72中學教學樓已通過五方驗收。5所學校新建教學樓年底將投入使用。

保昌堡幼兒園主體、內部施工、外牆保溫等已全部完工,8月份設施設備基本到位。長春北路幼兒園目前正在進行竣工驗收準備,竣工驗收後完成二次裝修,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截止目前,7個項目已完成年度投資90%,累計投資金額9653萬元。

近年來,高新區(新市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實現辦學條件新提高。除了2018年烏魯木齊市民生建設十大實事項目育苗工程中改擴建、續建的5所中小學和新建2所幼兒園,2018年區級重點惠民實事項目也啓用了東戈壁村幼兒園、廣東莊子幼兒園,現廣東莊子幼兒園已具備招生條件。同時,爲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還啓用了35小長春路校區(135小學)和80小喀什東路北二巷校區(133小學),目前兩所學校已正常開學。

高新區(新市區)教育局教育局局長李小敏介紹,高新區(新市區)大力實施優質資源擴容工程,開創深度均衡新局面。通過縮小校際間差距、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嚴把新進教師入口關,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等多項措施解決中小學“擇校熱”問題;並實施嚴格規範招生辦學行爲、建立和完善解決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的指標監測體系等措施解決“大班額”問題。同時,堅持內涵發展,深化一體化管理模式和校級結對捆綁聯動機制,採取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多年來,高新區(新市區)以創建教育強區爲抓手,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積極促進教育公平,教育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今年,高新區(新市區)被認定爲全國首批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區,這也是自治區唯一一個獲認定的縣(市、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