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隨份子簡史:份子錢潛規則瞭解一下?

勒緊褲腰帶也要隨份子的壹讀君 | 吳銳

五月結婚季,最近有一則有關份子錢的新聞引發了廣泛熱議。這個新聞說的是女生A的男同學Q要結婚了,Q通知A,讓她把份子錢送到,人就別來了。Q的理由是A是自己前女友的閨蜜,來了看着彆扭。然後這個A吧,太實在了,還真就傻乎乎地託朋友把份子錢帶去了,自己人沒去,一口四喜丸子也沒喫!

等到A自己要結婚的時候,她聯繫Q,發現人家已經把她給刪了!這就沒打算再回禮啊!A窩囊吧?!心中必是一萬匹草泥馬跑過:“還我份子錢!”

今天壹讀君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是如何隨份子的,看看能不能解決大家心中的“份子之困惑”!

發明份子錢之前,婚禮都送點啥?

你有沒有覺得份子錢其實是個比較尷尬的存在,取消份子錢好不好?其實在我國古代先秦時期,人們結婚還真就不提倡隨份子。

古人生命很短,活個40左右歲就差不多了。《禮記.郊特牲》記載:“婚禮不賀,人之序也。”這句的意思是說兒女結婚,意味着父母也就快到終點了,因此大家心中不免有些淡淡的憂傷,婚禮也就不宜慶賀了。

正所謂“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還送啥禮啊,奏樂都不讓,就坐那默默喫吧。

後來隨着王公貴族奢侈墮落,率先在婚禮上奏樂、送禮,民間婚禮隨禮風氣漸漸流行。不過在明代以前,我國古人蔘加婚禮一般都不提倡送錢,而是提倡送實用的東東。

比如西漢趙飛燕轉正成爲皇后時,她妹妹送的禮物是:鴛鴦褥、雲母七寶扇、孔雀扇、琥珀枕、龜紋枕、迴風席、麝香……怎麼樣?都挺實用的吧,大多是牀上用品。

朱元璋發明了“新農合份子錢”

朱元璋

一直到明代,民間纔開始流行隨份子隨錢的習俗。這要歸功於明太祖朱元璋的創意。他在晚年向全國發布《教民榜文》,作爲鄉村治理的法令,其中有這樣一段內容:

“鄉里人民,貧富不等。婚姻死傷吉凶等事,誰家無之。今後本里人戶,凡遇此等,互相周給。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貧窘,一時難辦,一里人戶,每戶或出鈔一貫,每裏百戶,便是百貫,每戶五貫,便是五百貫。如此資助,豈不成就。日後某家婚姻亦依此法,輪流周給。”

翻譯一下,意思是說誰家沒有個婚喪嫁娶需要花錢的時候啊?鄉里鄉親就要相互照應,團結纔是力量嘛。以後誰家要有孩子結婚,同一裏的其他人家就每戶出一貫(相當於現在人民幣200到400塊)或者五貫錢,這樣一里一共一百戶,加起來就是一百到五百貫錢,有這些錢買房買車不就都OK了?還用擔心有誰家會結不起婚嗎?以後家家戶戶這麼輪流支援,天下再沒有單身狗了!世界美美噠!

朱元璋的這篇榜文就是公認的中國份子錢的起源。從中可以看出,份子錢的本質是一種互助基金,有點像現在的社保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以稱其爲“新農合份子錢”!

朱元璋的榜文發佈以後,份子錢漸漸成爲中國人紅白喜事的標配項目。

還份子錢注意了:加上通脹,加上通脹,加上通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隨份子錢、回份子錢,要不要和通貨膨脹掛鉤呢?比如10年前你勒緊褲腰帶給結婚的好友隨了500元份子,他把這500元投入到買婚房的支出中;10年後你也要結婚,好友又回了你500元,你也把這錢投入到買新房中,可是今天的房價已經是10年前的五六倍了!

這樣算下來是不是有點虧了呢?是不是有點違背朱元璋互助周給的初衷了?是不是應該回個一兩千才比較合適呢?

這個問題在清代咸豐年間表現最爲突出。咸豐皇帝上臺後,立刻就要面對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但是國庫空虛,沒錢啊,怎麼辦?咸豐皇帝思來想去,決定做一件違背祖訓的事,就是印紙幣,發行“大清寶鈔”。

咸豐皇帝

1853年大清寶鈔開始發行,由於清政府信譽太低,剛上市流通了幾個月就貶值了20%到30%,於是咸豐初年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大清寶鈔成爲民間婚喪嫁娶的專用份子錢

比如當時甲結婚,好友乙參加婚禮,送給甲面值2000文(相當於現在400塊到800塊人民幣)的大清寶鈔份子錢一張,但因爲貶值了,其實就是隨給甲1400文錢。大家現在覺得在這件事上甲和乙誰虧了呢?往下看,結果可能出乎你的預料。

這時甲最聰明的做法是把寶鈔兌換成1400文錢,然後等着寶鈔繼續貶值,最後再用區區200文錢買回一張2000文面值的,等到乙結婚的時候再給他隨上,這樣甲相當於賺了1200文錢。

面值2000文的大清寶鈔

但也可能甲沒在意,把這張大清寶鈔放到抽屜裏就忘了,就這樣又過了8年,到1861年,由於貶值太嚴重,清政府宣佈廢除大清寶鈔,份子錢成了廢紙一張。正在這時乙要結婚了,甲傻眼了,總不能拿着廢紙去隨份子吧。於是甲只能隨銅錢份子了,這樣相當於甲賠了2000文錢。

不過故事還沒完,時間又過了156年,到2017年,甲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要結婚,把當年這張2000文面值的大清寶鈔拿去拍賣了,賣了17萬元人民幣,於是甲孫的孫的孫用這錢買了輛新車,歡歡喜喜把新娘子接回了家。

看來不管怎麼說都是甲賺到了,還是要感謝乙當年的心意啊。

說了這麼多,大家領悟到今天壹讀君要說的重點了嗎?在這個不斷通脹,房價、肉價、菜價齊飛的時代,回份子錢也要緊盯CPI,五年前你結婚人家隨了200元,今天人家結婚你至少也該隨個300元才說得過去嘛。這纔是“新農合份子錢”的本質意義所在哦。

好了,最後附上去年全國各地份子錢標準,請大家參考執行。

參考資料

1.《先秦時男女有一天可以“失禮”,結婚很低調不用隨份子》,倪方六,《風雲看天下》

2.《讓中國人頭疼的“份子錢”竟起源於朱元璋?》,《歷史之家》

3.《古代婚喪嫁娶的禮份子》,蘇錦瑟,《維普網》

4.《同樣是發行紙幣,爲什麼英國人打敗了拿破崙,咸豐卻自食苦果?》,《微信號:看歷史》

5.《老人制度與基層社會治理:從《教民榜文》看明太祖基層社會治理方略》,蕭放,《中國民俗學網》

點擊圖片閱讀 | 吵死人啦!是的,裝修噪音真能吵死人

點擊圖片閱讀 | 跳街舞就跳,幹嘛老扔毛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