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北洋水师覆灭和清军溃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

尽管日军的侵华方针早已确定,也为发动侵华战争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但何时发动战争,能否取胜,还需要做最后的研判。1893年4月,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到朝鲜半岛和大清国进行实地考察。川上在考察了釜山、仁川、汉城等地后,乘船转赴天津。他在天津参观了天津机械局、武备学堂,并亲自登上了北塘炮台观看清军山炮演习。

北洋水师覆灭和清军溃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二)

同时,川上操六密令公使馆武官泷川具和、井上敏夫等人分头侦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航道、天津塘沽等地的设防情况。泷川具和、井上敏夫从塘沽出发,分别沿海岸向南、向北而行,历时二个多月,对沿岸各海口的水深、有无沙滩、海底是泥沙还是岩石、沿岸各炮台驻防情况都作了详细的侦察和记录,为日军在北戴河附近登陆选择合适的地点。

1894年8月中旬,平壤战事紧急,清政府决定向朝鲜半岛增派援兵6000人,为防止日本舰队袭击,电令北洋舰队主力护航。出自荒尾精门下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威海卫探知到北洋舰队的出发时间,立即将北洋舰队开赴朝鲜的具体日期电告上海的“日清贸易研究所”根津一。根津一马上转发给日军大本营。9月17日,完成护送援军任务的北洋水师在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黄海海面上与日军联合舰队遭遇,历经5个多小时激烈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扬威”“超勇”“广甲”5舰,其余各舰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日军联合舰队有5舰受到重创,但未沉一舰。此役,北洋舰队虽未完全战败,但已元气大伤。日军夺取了黄海制海权,截断了大清国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联系。

北洋水师覆灭和清军溃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二)

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清军从日军俘虏身上搜出进攻山东半岛时携带的一张地图,地图上面村、路、营房、炮台、山、河、树都标记的十分清楚详细。清廷虽采取了一些防间谍措施,但由于清政府官吏腐败,日本的间谍活动还是取得了成功。战争一触即发,两国关系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清政府还给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来华实地考察提供了大量方便。李鸿章李大人更是将他奉若神明,殷勤接待,请他参观军事设施、军工厂,陪同他观看士兵操练。

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官员为谋求个人私利,为日本间谍提供情报。如天津军械局总办、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为牟取暴利竟然盗卖军火给日本军队。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通过上海候补道台张鸿禄向日军出售大米。10月24日开始的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各路清军士气不振,官兵大多无抗敌决心,一触即溃。11月21日,日军攻陷旅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1895年3月17日,日军攻陷刘公岛,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自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覆灭和清军溃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二)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谢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