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规定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将被出列,只是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的第一步,要让所有高校都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需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管理与评价的全方位改革。要打造金课,让教师成为金师,必须推进专业同行评价,不知是要求教授必须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还必须一丝不苟上好课。

9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透露,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吴岩称,最近还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发布,在学校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会被清理出教师系列。

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出列”,“水师”真会颤抖吗?

有舆论评论称:“水师”,颤抖吧!但平心而论,让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出列”,可能很难让“水师” 颤抖,因为做到3年中,有一个学期给本科生上课并不难,而且只这是量的要求,而非质量的要求。也就是说,根据这个政策,要“应付”本科教育还是很容易的。

当然,这一政策也有进步之处,就是之前反复提要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可是,却没有任何的问责措施,一名教授、副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教授、副教授当得好好的。现在有了处理规定,至少让教授、副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再怎么也得应付一下。这也给学校执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划定了一个底线。但是,距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还任重道远。

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究竟难在哪里?

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出列”,“水师”真会颤抖吗?

首先难在大学的办学定位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在这样的办学定位之下,重视学术成果的大学,怎么可能要求教授重视人才培养?而大学之所以重视学术研究,这是和当前的大学管理、评价体系,以及校长的任命、考核体系有关的。我国校长实行任命制和任期制,按规定,干完两个任期必须轮岗,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双一流”高校校长任职的平均时间是要少于美国校长的,哈佛大学甚至把校长长任期制作为办一流大学的一条经验。为了在不长的任期中出成果,大学校长很显然会选择最能出成果的学术研究领域,因为人才培养在短期中是很难有显示度的。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再要求大学要回归育人本位,要重视本科教育,指出不重视本科教育的学校,不是合格的学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但是,在办学政绩到导向下,真正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学校并不多,浏览各大学网站,学校展示的都是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有多少有各种学术头衔的“名师”。

其次难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数量评价,在数量评价中,教学就变为工作量要求。沿着高校的办学定位,我国高校在考核、评价教师时,强调论文、课题、项目、经费,最近虽然有高校采取分类评价方式,让没有一篇论文的教师也能评教学型教授,但是,这只是个例,而且,也是把教学方面的表现,折合为科研成果计算,进行评价。

大学为何对教师采取数量评价方式?这是因为评价由行政部门主导。就以论文评价为例,行政主导的论文评价,与专业主导的论文评价是不同的,前者重视论文的发表(发表的期刊和数量),只要发表即可,并不会进一步评价论文的质量;后者则重视论文的本身,要由同行专家阅读论文,评价论文的水平。重视论文发表,而不重视论文本身的论文评价,孳生出一系列学术不端现象,如代写论文、买卖论文。

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出列”,“水师”真会颤抖吗?

对教学的评价,也应该实行同行评价,评价教师的教育能力和贡献,但在一些高校,教学评价,演变为工作量评价,只要上多少课时的课即可,至于上得如何,是否花时间进行教学研究,严格管理评价学生,目前的评价体系关注不够。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还出现教授挂名,由博士生上课的情况。要打造金课,让教师成为金师,必须推进专业同行评价,不知是要求教授必须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还必须一丝不苟上好课。

早在20年前,我国教育部门就推动高校要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现在20年过去,这还是一个尚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规定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将被出列,只是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的第一步,要让所有高校都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需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管理与评价的全方位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