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5月,对于大多数菜农来说,这是个丰收的季节,今年的天气还算给力,加上前半年的雨水充足,各种露地蔬菜都得到充足的灌溉,让农民此刻的心里无比喜悦,尤其是当下收蒜薹的季节,甭提多高兴。

年前的10月份左右,蒜农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每提一根蒜薹要弯一次腰,蒜农戏称要鞠一次躬。辛苦不说,还要看天气的好坏,为的只是来年的收获。

而种大蒜有有两次收益的时候,蒜薹和大蒜想必菜农们都清楚,种大蒜长出蒜薹后,把蒜薹抽出之后卖钱,大蒜才能长的好不至于长“独蒜”,可在蒜薹收获的季节。许多蒜农宁肯蒜薹长老也不抽,有的甚至把已经收获的蒜薹倒进沟里,也不愿意进城卖,这是为啥?听听这位专家咋说,句句直戳农民心窝!

一,来回的路费,油钱不值得进城

在个别地方蒜薹的价格跌至1元一斤,有的甚至几毛钱,大面积种植蒜薹的农户,每人每天最多抽100斤,而在一些地方蒜薹的价格0.4~0.5元,一天收入也就50元,农民如果进城卖蒜薹的话,来回的过路费,和油钱就得几十元,进城卖甚至亏本。二,不够“功夫钱”

二,抽蒜薹是磨人的活,不少蒜农觉得抽蒜薹还不如干些别的活赚钱多,有的农户在此期间去帮人干农活也能赚个百把十元。

三,请人工不划算

随着物价的上涨,人工费用也逐渐上涨,请个人帮忙抽蒜薹一天的人工费少说也得几十元,而蒜农们忙活一天也卖几十元,最后也是不赚不赔,让许多菜农不愿再抽蒜薹。

四,蒜薹产地过剩

许多蒜农往往朴素地认为,价格低了,来年种植蒜薹的人就会减少。由于对农产品信息获取的较少,农民们一窝蜂的开始种植蒜薹,导致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五,无处销售

如今建设文明城市,许多地方都被限制乱摆乱放,菜农随便摆摊不仅影响了市容,更是触犯了城市管理法。而对于蒜农们来说,蒜薹上市后最直接的方式是批发销售,尤其是大面积种植蒜薹的农户,如果没有大的批发商接盘,就要面临滞销或赔本的可能,无奈之下只好倒掉。

诸多的原因导致城里人觉得买菜贵,而这边农户们却贱卖蒜薹,有的宁肯让蒜薹长老烂在地里,倒进沟里也不愿进城卖。这些现象的出现,相信在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后,给与农民更多的指导,这些现象将会逐渐消失,当然农民切记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理智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种植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