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恩師關切的眼神,建安內心有說不完的感激,但他只是說:“老師,學生記住了。”不覺間,李建安和盧燕翔老師交談了一個多時辰,他告別老師,再三說着感謝的話:“謝謝老師的偏愛,能夠做老師的學生,是我上輩子的造化。

小說:建安拜見了恩師,恩師的允諾使他忘記了情感的困擾,

第二章:心旌搖曳(7)

李建安趕往母校——H縣一高拜見恩師盧燕翔。春節剛過,又是放假期間,學校清靜得幾近冷寂。盧燕翔老師專門在校長辦公室等候,他們師生見面,建安向恩師道喜:慶賀、問候!隨後是短暫的沉默。雖然有滿腹話語,要想恩師稟報,但建安竟然一時間感到無話可說。就要畢業了,卻是前路渺茫,不知道該給恩師彙報些什麼?

盧老師似乎看透了建安的心事,關切地問:“畢業後有什麼打算?”

李建安內心沉鬱得就像壓了泰山石,表面卻是笑着,輕鬆地回答恩師關切的問話。說:“考研是不可能了,我需要工作。您知道我家的狀況,供我讀完大學已經是元氣大傷了,家裏需要我來支撐。但畢業之後的工作也是不小的難題啊!現在的大學生,唉!走一步說一步吧,農村的孩子,讀了大學,接下來的道路,依然是前路迷茫啊!”

盧老師聽完建安的感嘆之語,說:“嗯,也是啊,你儘量在外面找找看,如果實在不理想,就回來,到咱校當教師吧。有老師在,你不會失業的。”

盧老師的話使建安迷茫的心如撥雲見日,霧靄盡散,陽光明媚。他感激地說:“謝謝!謝謝老師關心,您對我的幫助已經太多了,恩師的關懷學生會銘記在心的,這輩子能夠遇到您這樣的老師,真是學生上輩子修來的福源。”

“老師只是愛惜人才,相信你會給老師爭光的。”盧燕翔父親般慈祥的眼眸,注視着建安,似有一件重大心願要囑託。面對恩師關切的眼神,建安內心有說不完的感激,但他只是說:“老師,學生記住了……”不覺間,李建安和盧燕翔老師交談了一個多時辰,他告別老師,再三說着感謝的話:“謝謝老師的偏愛,能夠做老師的學生,是我上輩子的造化。”

回家的路上,建安的思緒纏繞騰挪,沒有一刻寧靜。韓瑜家庭條件的優越,自己出身的卑微,盧老師的關懷,社會現實的殘酷,都迫使建安不得不反覆掂量自己未來需要面對的一切尷尬局面。尤其與韓瑜的感情,使他的心一直在來來去去,何去何從的徘徊中煎熬度日。選擇的痛苦,使他的身心都極度疲累憔悴。今天與盧燕翔老師見面之後,他好像看到了前進的路標:

在和張亞鵬回家的路上,建安依然坐在亞鵬的摩托車後座上,只是沉默不語,思緒萬千,糾結着他的心扉:畢業了回到母校做一名教師,儘管他學的不是師範,但有恩師在,有他優等生的口碑在,還不至於畢業後賦閒在家,更不會把個人檔案丟進人才市場,沉入大海一般的汪洋裏去。

建安十分清楚,他的檔案如若投到汪洋似的人才市場,他那一滴水,何時纔會在汪洋之中得見天日?需要多少時間,多少奔波?盼望他早日撐起一片天空地父母能否等的起,他的生存又怎麼能夠允許他無限期等待?這一切都是未知數。想到此,他由衷地說了一句讓張亞鵬找不到北的話:“亞鵬哥,謝謝你!”

張亞鵬茫然地回了一個字:啊!

這一刻,與韓瑜的戀情似乎被盧老師的允諾所替代,竟然忘記了情感帶給他的困擾,一時間心情愉悅,困惑的心海,倏然間升起一帆遠影,海的對岸,有燈塔的亮光閃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