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前,“点赞”是一种认同作者观点的情绪表达,不用承担被他人评判的风险,但是,当“点赞”变成“好看”再变成“在看”,到现在微信好友可以通过“看一看”了解好友“在看”记录之后,这个动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需要承担“在广场上被围观”的压力。在网友以为该功能已经被腾讯放弃时,去年年末,在微信7.0.0版本的更新中,微信开发团队却将原先公众号文章底部的“点赞”按钮变成了“好看”,图标也从之前的大拇指变成代表“看一看”的六芒星。

近日,微信的“看一看”正灰度上线“朋友在看”列表功能,被选中的网友在“看一看”中点击朋友头像或昵称即可看到朋友最近7天点击了“在看”的文章,并可以看到该条内容下所有“在看”的朋友列表及相关留言。

此外,用户可以对自己的“在看”主页进行设置,选择不看哪些朋友的“在看”内容或是不让哪些朋友看自己的“在看”内容。

微信灰度上线“朋友在看”功能 网友吐槽“感觉自己被扒光了”微信灰度上线“朋友在看”功能 网友吐槽“感觉自己被扒光了”

其实,通过“看一看”聚合信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7年5月,微信首次推出了“看一看”的功能,当时坊间就有猜测,这个新功能会不会成为腾讯“拳打头条,脚踢百度”,进军内容分发市场的大杀器。但是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该功能一直反响平平。在网友以为该功能已经被腾讯放弃时,去年年末,在微信7.0.0版本的更新中,微信开发团队却将原先公众号文章底部的“点赞”按钮变成了“好看”,图标也从之前的大拇指变成代表“看一看”的六芒星。微信好友认为“好看”的文章,会被推送到用户的“看一看”主页。今年3月,公众号内容和“看一看”中的“好看”功能更名为更为中性的“在看”。

“看一看”能否“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毋庸置疑,社交阅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优质内容的传播。毕竟,订阅号的流量已经被几个头部大号牢牢控制,错过前几年红利期的后起之秀已很难脱颖而出。而通过“好看”按钮将文章推荐到“看一看”的做法,给了文章“二次曝光”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活跃微信内容生态圈。同时,比起朋友圈里水平参差不齐的阅读分享,持续关注和自己品味兴趣相投的朋友的信息主页可以节省阅读的时间成本,还能和朋友就某一篇文章交流讨论。

然而,新的“好看圈”真的可以帮助好友“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吗?

微信灰度上线“朋友在看”功能 网友吐槽“感觉自己被扒光了”

将成为下一个强化人设的工具?

张小龙并没有回避社交阅读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今年年初的公开课中,他曾提到:“社交阅读不可避免的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就是说你可能会推荐一些强化你的人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单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你认为特别好的东西”。

微信灰度上线“朋友在看”功能 网友吐槽“感觉自己被扒光了”

整个生态系统能否健康运转?

早前,“点赞”是一种认同作者观点的情绪表达,不用承担被他人评判的风险,但是,当“点赞”变成“好看”再变成“在看”,到现在微信好友可以通过“看一看”了解好友“在看”记录之后,这个动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需要承担“在广场上被围观”的压力。当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自己的观点和主流价值观有出入而主动噤声或违心点赞时,整个系统的健康程度就大受影响。

今年年初微信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朋友圈“3天可见”的功能已经被1亿用户使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微信用户对自身隐私的重视。在各大媒体近期发起的投票中,网友也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开放“在看”个人主页功能,担心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窥探阅读习惯,或因此被贴上标签。

微信灰度上线“朋友在看”功能 网友吐槽“感觉自己被扒光了”

有趣的是,虽然转发真正喜欢的文章需要三思而行,但是面对一些跟KPI挂钩的推送或者领导点赞的文章时,很多人即使没多大兴趣,还是会迅速拖到文末点一个“在看”。如果你的朋友里有人做微商,定期帮他转发广告也变成一种无奈的习惯。长此以往,本来想借朋友的力量“发现更广阔的世界”的“好看圈”是否会背离设计者的初衷,异化成一个充斥着营销行为或各色表演的广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