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郊外賜園“十笏園”的前世今生

慈濟寺廟門

十笏園又名“淑春園”,位於北京海淀,在鳴鶴園之南,是和珅的郊外賜園。據禮親王昭槤《嘯亭雜錄》記載,在乾嘉時期所有王公大臣的西郊花園中,十笏園被公認爲第一名園。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論罪賜死,一共頒佈了二十條大罪,其中第十三條即指責和珅修建花園時模仿圓明園的蓬島瑤臺,嚴重違反封建等級制度,所說正是這座十笏園。

十笏園的佔地面積超過五百畝,在當時查抄和珅家產的清單上註明共有房屋1003間,遊廊樓亭357間,規模幾乎可以與皇家園林相媲美。由於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帝的女兒和孝公主,嘉慶帝在抄沒這座花園後,將西半部分仍舊賜給公主和額駙居住,東半部分則改賜給乾隆帝的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

至道光年間,此園被賜予睿親王仁壽,改稱“睿王園”,用滿語來稱呼,又叫“墨爾根園”。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睿王園也遭到了嚴重損毀,加之同治年間重修圓明園時,又拆運睿王園殘餘的建築木料,致其景色更加荒蕪。後來,睿親王的後代德七繼承了這座花園,因經濟拮据拆屋賣樹,甚至還在園中開闢耕地。民國初年(1912年),此園被轉售給軍閥陳樹藩,改稱“肄勤農園”。上世紀二十年代,司徒雷登購下廢園,將其作爲燕京大學的建設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裏成爲北京大學校園的一部分,今天的未名湖一帶,就是昔日十笏園的舊址。

全園以分散的水系作爲骨架,西部池岸曲折,水陸交錯;東部有一個大池,其中排列三座島嶼,形成“一池三山”之景,可能試圖模仿古代傳說中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大仙山”,與圓明園蓬島瑤臺的主題相一致。十笏園的水景變化多端,至今從遺蹟上仍可辨別出各種水灣、曲溪、湖泊的形態,進退開闔,手法高明。

園中主要院落位於中部偏南位置。湖中南側大島上建有一座慈濟寺小廟,民間稱“花神廟”,院落北側建了一座磚石結構的廟門,至今倖存。大池北側臨岸的地方建有一座石舫,上部的船艙已經毀失,只剩下一個石頭基座。未名湖的湖岸邊還保存有四扇石屏風,上雕兩副對聯,一副爲“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映柳陰多”,另一副爲“夾鏡光澄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我推測這應該是石舫上的原構件,描寫的是周圍水面和岸上的旖旎風光。

當年和珅在園中建有一座富春樓,傳說樓裏陳設着一座西洋進口的自鳴鐘,清晨鐘聲一響,在園內各處居住的姬妾紛紛起牀梳妝。富春樓前面有兩塊巨大的湖石,一塊直立,一塊側臥,皆來自京西房山地區,長度超過一丈,形態非常秀美。成親王永瑆讓石工在上面刻下“永通丈人”的名號,還請人爲石頭畫圖留念。光緒年間重建頤和園時,曾將十笏園舊址上的一塊大石運到仁壽殿前陳列,或許就是當年的“永通丈人”之一。

十笏園舊址現在成爲北京大學核心區燕園的所在地,湖岸邊修建了一些仿古風格的教學樓,延續了故園風光;東岸有一座模仿遼代佛塔式樣的博雅塔(水塔),與未名湖、圖書館合稱“一塔湖圖”(諧音“一塌糊塗”),堪稱北大的標誌性景觀,已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