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細軟知識產權 李梅梅

最近,一篇爆款文章《騰訊沒有夢想》席捲了朋友圈,這篇爆文又一石激起千層浪,好多大咖寫文章反駁,雙方觀點圍繞騰訊是否有夢想、是否有創新力展開,可謂針鋒相對。

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你的產品信仰是什麼?

也是夠難爲我們這些寫字的人了,沒有收到誰的好處,就跑出來“黑一把”,也沒有收到誰的好處,又跑出來“駁一把”,現在,小知也坐不住了,但我們不討論騰訊,就討論一下產品的信仰好不好?

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你的產品信仰是什麼?

哪家互聯網公司產品做得最好?

說到互聯網產品,我們首先會想到的肯定是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枷鎖”,大家都知道的是百度以搜索引擎爲主導;阿里巴巴以淘寶、天貓這樣的網絡購物平臺爲基礎;騰訊是做社交軟件起家的,QQ、微信仍舊是騰訊重量級的價值體現。

但是大家別忘了,互聯網思維中單點突破、用戶體驗、免費爲王、跨界融合不是讓某一家或某幾家公司承包了的,它是有着指導性意義的規則式的理論,任何人都能夠運用它得到一席之地。

所以,當今日頭條、抖音、小火山視頻等興起後,沒等BAT這幾家巨頭吭聲呢,其它人就開始坐不住了,正如寫文章說《騰訊沒有夢想》的這位,說騰訊“逐步失去了內部的產品和創新能力,在搜索/微博/電商/信息流/短視頻/雲等核心戰場不斷潰敗。即便在騰訊定義爲主業務的社交連接和數字內容領域,在算法時代面臨頭條和抖音的挑戰時,也顯得非常手足無措無法有效應對。”

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你的產品信仰是什麼?

事實果真是如此嗎?小知不敢妄下論斷。今日頭條和抖音的興起小知不敢否認,但是今日頭條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負面纏身。從最開始出現的“今日頭條”變成“今日偷條”的版權問題,到前段時間《虎嗅網》駁斥的今日頭條的廣告業務人員爲了業績慌編案例一事,都可以看出,文章寫出來似乎是有意爲其“正名”的。

在此,小知並沒有偏袒誰,但是騰訊的QQ和微信做了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像“今日頭條”這樣引起爭議過,所以,不論做產品也好還是做企業也好,價值觀和信仰要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你的產品信仰是什麼?

單點突破,突破的是哪個點?

正如我們上文中說過的百度是做搜索引擎起家的,但是隻做搜索引擎肯定是不會賺錢的啊,所以纔有了競價、排名等業務,你搜索的那些關鍵詞中,會彈出一大堆已經付過費的廣告。搜索引擎可以說算做是百度的單點突破。

騰訊就是做社交軟件起家的,而微信不僅具備了社交軟件的功能,並且也把內容創業提到了一個較高的日程。阿里巴巴有了淘寶之後,開發的支付寶支付功能讓其做金融及其他產業佈局更加順暢。

對了,還有今日頭條,其單點突破就是算法是吧?所以你可能要問,每一個互聯網公司都能夠實現單點突破,中細軟集團算是“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代表性企業,它的單點突破是什麼呢——是快!

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你的產品信仰是什麼?

中細軟集團的服務產品涵蓋800多項 ,是不是很喫驚?其單點最大的突破就是“快”,以快字爲理念的產品有“商標極速註冊”產品、商標“極速雙保”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極速申請”產品等。這些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幫助企業在知識產權模塊中先人一步、快速地搶佔市場,贏得先機。

從《騰訊沒有夢想》說起,你的產品信仰是什麼?

跨界融合,你想到了美團和摩拜?

在互聯網圈,沒有永久的敵人,說不定哪天,你的競爭對手就變成了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信你看滴滴和快的合併,還有最近比較火的阿里巴巴收購餓了麼、美團收購摩拜。騰訊和阿里巴巴似乎在任何佈局中都在搶佔市場,說滴滴走了一條“無間道”的路線,既不和騰訊交好,也不接受阿里巴巴,於是就變成了“沒朋友”的人,讓騰訊扶持的美團來做網約車來蠶食自己的市場。

最後,小知問你產品的最高信仰是什麼?不斷創新的競爭力和不忘初心的價值觀!你覺得呢?

【中細軟溫馨提示】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