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期節目的問政對象是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曝光了新能源汽車項目停滯、煤礦塌陷區現狀、民辦高校學費公示不合理等問題。山東省長龔正也持續關注《問政山東》,並要求相關部門針對節目曝光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舉一反三。

原標題:省直領導回應後,北大院長犀利點評:特別不滿意!

來源:長安街知事

“我對兩位的回答特別不滿意,兩位領導劍走偏鋒,沒有正面回答問題。”

在5月30日的《問政山東》第13期節目上,特約觀察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犀利點評領導幹部的回應。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期節目的問政對象是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曝光了新能源汽車項目停滯、煤礦塌陷區現狀、民辦高校學費公示不合理等問題。

在山東新泰,由於煤炭資源長期大量開採,造成了土地大面積沉陷。爲了改變這種現狀,新泰市採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項目於2016年10月落地簽約。

然而,當節目組來到新泰市翟鎮近格莊村的一座大棚裏面,地面雜草叢生,保溫膜大面積破損殘缺,大棚處於荒廢狀態。

對於塌陷區現狀,省發改委主任張新文表示,很心痛!我肯定是不滿意的!

新泰市長趙書剛表示,政府是有責任的,並解釋說:“原因一是地勢較高,二是天氣較乾旱,再加上這些大棚承包人老楊前段時間生病了,耽誤了一段時間,現在正在以每天2-3個棚進行種植,政府一定配合負責到底。”

兩位領導幹部的回答讓特約觀察員姚洋直言“特別不滿意”。他表示,這個項目本身缺乏科學依據。他以自己的調研經驗談到,山東人建的很多大棚是半地下的,這樣才能穩固。光伏可以作爲輔助,但是絕對不能支撐大棚的運轉。“這個核心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現在重新把大棚弄好,是完全錯誤的。”

節目直播結束當晚,山東省發改委連夜召開整改會議,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成立了4個工作督導組,要求對整改落實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督辦,對應付整改、虛假整改、推諉扯皮的單位和責任人要嚴肅追責問責。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如此犀利、尖銳的場面,是《問政山東》節目的常態。

在3月28日的節目中,針對幼兒園入園難問題,有人提問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我想問問廳長,行政部門能不能不站在同情地產商的角度去說話?咱們到底是敢不敢管,能不能管?會不會管?有沒有權力管?”

對於死豬亂丟亂埋問題,主持人質問臨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村民撥打過12345您知道嗎?”“大片的死豬堆在這兒,這種現象您之前知道嗎?”“您什麼時候瞭解過這種情況?”“您是剛知道這種情況,還是之前就瞭解。”

面對連番追問,一些廳局級領導被問“紅了臉”,也有些地市負責人被“問啞”。省住建廳副廳長周善東坦言,這檔問政節目“對省直機關來講,就像一場大考,出了好幾身汗”。

在山東臺內部也有硬紀律,節目內容由專門的編委分管,其他人一律不能干涉,也不能打聽片子和題目,一切都在現場真實公開。

節目相關負責人透露,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肯定了《問政山東》的做法,並多次以口頭的方式提出要求;山東省長龔正也持續關注《問政山東》,並要求相關部門針對節目曝光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舉一反三。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電視問政”“網絡問政”等監督機制,是山東2019“工作落實年”的重點,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委書記劉家義點名要求大力推行。

問政是手段,整改纔是目的。5月9日,《問政山東》播出首期回頭看特別節目,節目邀請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生態環境廳和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四個部門主要領導“返場”。

對於此前曝光的“不按規定生產運輸導致的揚塵問題”,主持人現場再次犀利提問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王廳長,咱們的集中整治一直都在行動,但是好像效果並不是太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王安德顯得有些激動,他說,“對於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很頭疼。”據他分析,這個問題是典型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是典型的“上面熱、中間溫、下面涼”。問題的根本在地方,如果地方政府不重視,光靠省裏組織無法根治。

《問政山東》火了之後,“電視問政”成爲各省市的“熱詞”。5月11日,河南推出首檔省級電視問政節目《百姓問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