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可能因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你和孩子存在哪种依恋关系?

5岁的小男孩磊磊白白净净、眉清目秀的,谁见了都说像个女孩。磊磊性格也特别乖巧,出奇的安静,平时就待在家里,一个人看电视,看动画片,玩玩具,很少出门和别的小朋友玩,也不邀请别的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

家里来客人了,磊磊躲到自己房间里不出来。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温顺的磊磊孤僻,胆小,怕猫怕狗,连小白兔也不敢摸一下。最让父母头疼的,是磊磊不愿意上幼儿园,老师说磊磊很少说话,如果被老师点名在大家面前说话显得很不自在,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可是奶奶认为,孩子乖巧老实是好事,磊磊爸妈忙于工作,奶奶怕小朋友欺负孙子,隔三差五还把磊磊留在家里。

实际上,磊磊的行为不能简单的概括为“温顺”、“乖巧”,温顺乖巧不代表排斥小朋友,拒绝新鲜事物,也不会害怕到陌生的环境里去。磊磊的孤僻、胆小、交往焦虑,其实是儿童行为中明显的退缩倾向。

对于像磊磊这样的孩子,父母多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陪他玩一些新鲜的游戏,或者有意地为孩子“安排”一些社交等,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变得“大胆”。

不过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儿童形成了胆小孤僻的性格的原因。

磊磊的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他们要么趁磊磊睡着的时候离开,要么哄骗磊磊说:“妈妈就出去一下,待会儿(明天)就会回来。”天真的磊磊要么一觉醒来,就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或者每天等啊等,就是不见父母回来。久而久之,磊磊建立一套心理防御机制,“爸爸妈妈随时可能会消失,他们是靠不住的”,从而习得性无助。

父母对磊磊“善意的欺骗”本意是不想让孩子伤心,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却并不妥当。人类在婴儿和童年时期,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恋。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了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构建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

依恋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尔提出。1944年,约翰·鲍比尔进行了一项关于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这些男孩中有很大一部分小时候曾经被遗弃,需要忍受愤怒、羞怒和没有存在价值的感觉。

“母亲离开我是因为我不够好。”他们会这样解释说。

这激发了约翰·鲍比尔研究母子依恋关系的兴趣。现在的依恋理论一般认为,依恋是指孩子与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一种特殊感情关系,产生于婴儿和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塑造作用。

孩子和父母的依恋关系主要有三种,安全型依恋关系、回避型依恋关系和矛盾型依恋关系,后两种属于不安全依恋关系。

约翰·鲍比尔的学生设计了一个“陌生情景测试”,测试孩子(通常是9到18个月大的孩子)与所依恋对象分开后,孩子独自探索陌生环境的表现。结果发现,大约2/3的孩子在母亲离开后会哭闹一会儿,然后会摆弄房间里的玩具,当母亲回来后,这些孩子会开心地回到母亲的身边。这2/3的孩子属于安全型依恋关系。

有大约1/5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没有任何明显表现,不哭不闹,自己玩自己的。但是如果用仪器检测,这些孩子在母亲离开和母亲回来时,心跳会剧烈变动,瞳孔收缩,紧张程度增高。这类孩子,属于回避型依恋关系。

还有一类孩子,对母亲离开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心里既想与妈妈接触,又有些反抗。如果妈妈想抱他,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这时他已不能再重新回到游戏,而是不时地朝妈妈这里看。这类孩子属于矛盾型依恋关系,约占1/7。

后来,有心理学家提出第四种依恋关系:破裂型依恋关系,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对母亲展现出冷漠。破裂型依恋关系约占4%。

有着安全型依恋孩子的父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满足他们的需求,父母会在孩子害怕时安抚他们,在他们高兴时与他们愉快地玩耍,亲子关系和谐。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通常比较善于应对有压力的情景,懂得如何和周围的人建立关系来获得成功,他们不会觉得需要被迫靠近和接近他人,也不会克制自己与他人建立联系。

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孩子的父母通常孤僻、内向,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或是难以有融洽的情绪体验。

这些孩子在婴儿和童年时期的需求常常不被满足,或者被延迟满足。回避型依恋关系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倾向于退缩、被动,对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缺少适当的热情,人际交往空间从而会变得非常狭窄。

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他们也不愿意信赖诸如朋友、恋人这样的亲密关系,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也较少主动寻求爱。

磊磊就属于回避型依恋关系。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孩子,逐渐学会不依赖他人,有时候看上去他们似乎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独立与成熟,而这样的独立,让人心酸。

李先生的性格很倔强,有时候甚至有点喜怒无常。他谈过三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最长的一次也没超过两个月。

有一次李先生和女朋友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几天后女友生病,主动示好发信息让李先生来学校医务室陪自己。李先生心想,我对她那么好她还要跟我生气,遂删了信息没去。后来两人分手后,李先生又责备自己作为一个男生,居然一点儿也不大度。

20多年过去了,李先生对童年的一件事情仍记忆深刻。

李先生两三岁时,母亲要南下去打工,那天早上妈妈拿着行李箱,背着包出门时,李先生意识到这次妈妈要离开很久,于是死死地抱住母亲的脚不让妈妈走,而妈妈则显得不耐烦要甩开他,她叫爸爸扳开他的手,把他抱走,他在爸爸怀里看着妈妈的背影哭得撕心裂肺。

李先生的母亲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把他搂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剥花生吃,可有时候母亲会没由来地指责儿子和丈夫。

学龄前,有一次母亲让他写1到10十个阿拉伯数字,他把数字“8”写成躺着了,妈妈让他重新写满一页纸数字“8”,写完后,“8”还是横躺着的,妈妈勃然大怒,扯过本子扔出去,训了他一顿。

李先生母亲的喜怒无常,琢磨不定的奖励和训斥,无法给他提供一个稳定的精神和生活环境,他的童年形成了矛盾型依恋关系。

矛盾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同时会有奔向父母和逃开父母的强烈愿望。成年后,难以和朋友、恋人建立亲密关系,当他提出的需求没有得到恋人的满足后,会像个孩子一样哭闹、争吵,如果一切努力都无效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愤怒、怨恨。

矛盾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他们难以建立稳定的工作模型,频繁跳槽。更容易受到威胁,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他们往往低自尊,活在痛苦和纠结中,永远试图向别人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被爱的。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6岁的时候,乔布斯就知道了自己的养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乔布斯传》里没有讲到这个6岁的孩子当时的心理感受,但是后来他说:“我一切疯狂努力都只为让母亲明白,将我抛弃是个错误。”

然而乔布斯也重蹈了父母的覆辙,23岁时,他和女友克里斯·安生下一个女儿,乔布斯却抛弃了他们,坚称自己不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并拒绝给她抚养费。

诚然,乔布斯具备了吸引公众的“魔力”,然而事实上,他又是一个矛盾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有着强烈控制欲,他嫉妒朋友,容易与人争吵,争吵失败后,他会变得谦卑甚至有点楚楚可怜,会“泪流满面”、“哭倒在地”;而成功的糖果又会立刻唤起他最真实的欲望,恢复成那个有些盛气凌人的小孩。

作为计算机业界和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乔布斯被外界认为是成功的。但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来说,成功不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追求,而是一种掩饰自卑、支撑自尊的补偿机制。

自恋型人格面对情感表现得冷漠残酷,他们与身边的人维持着一种剥夺性的人际关系,哪怕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成功能像乔布斯一样改变世界,但他们身边的人依然感觉不到幸福。

我们活在世上,渴望的不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而是身边人的温情相待。

当然,以上做所有理论并不是为了强调人生早期的依恋能够决定人生的全过程。经验表明,养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并不是唯一的。

即使父母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只要孩子认为跟他们的对话是连贯可预测的,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仍是安全型依恋。

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回忆起童年,基本都有很多的快乐回忆。但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交织着不同程度的痛苦的别离、混乱、误解、创伤和谜题。

只有少数的人能够觉察自己童年期经历在大脑中建立模型的方式,以及这样的模型对自己行为和感情的影响。

此后的人生中,我们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理论,试图解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突,但在童年时期,世界的神秘性仍然鲜活生动,有时这种神秘性会伴随着恐怖的力量爆发,控制着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37岁离婚,40岁爆红:做了7年主妇又怎样,人生从来不止一种“活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