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USB PD快充協議的普及,USB-C to USB-C數據線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這種線纜擁有傳統線纜無法比擬的優勢–支持USB3.1數據傳輸以及電流20V/5A 100W電力傳輸。

承載5A的電流的USB-C to USB-C線材必須配備E-Marker芯片,然而5A只是電流承載能力,對於輸出傳輸來說,還需要區分是USB 2.0接口還是USB 3.1 Gen1或者USB 3.1 Gen2,所以USB-C to USB-C線材的分類也比較多。蘋果筆記本隨機的就是USB 2.0數據接口的5A線材。

目前市面上同時具備高速3.1數據傳輸和5A電流傳輸能力的線材並不多,此前充電頭網僅拆解過一款蘋果Thunderbolt 3雷電數據線。今天帶來的同樣是一條USB3.1 Gen2接口的5A線材的拆解。

一、線材外觀

線材是黑色,看起來比較粗壯,兩端都是USB-C公頭接口。

線徑約5.16mm。

重量約53.5g。

線材總長度約1米。

USB-C公頭部手柄注塑成型,一體防曲套,不是硬材質,握持感比較舒適。

24滿pin鍍金針腳。

充電頭網使用ChargerLAB POWER-Z FL001 SUPER測試儀檢測,該線支持USB3.1 Gen2的數據傳輸,並支持最高支持20V/5A 100W功率傳輸。

同樣使用ChargerLAB POWER-Z FL001 SUPER線阻測試,約146mΩ。

給全漢移動電源(工程版)充電,充電電壓約19.67V,電流約5.14A,充電功率高達101W。

用於給紫米移動電源充電,41W的充電功率絲毫無壓力。

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數據傳輸能力,分別按0.5KB、1.0KB、 2.0KB直到8192.0KB進行讀寫測試,可以看到這條線纜的傳輸速度最大可以到800MB/S。

二、線材拆解

線材橫截面特寫。

可以看到線材內部有多股不同樣色的線芯。

表皮破開,裏面有一層編織屏蔽網。

多組線材組成。近距離看到外層還有薄膜包裹,這種方式封裝很少見。

去掉薄膜,露出多種顏色線材。

較粗的藍色線有5根,紅色電流線2根。

剛纔看到的藍色線,也分別有屏蔽層,裏面還有三根線。

一青一白一裸三條。

藍色線裏面分成不同顏色。

剪開頭部。

去掉外殼,裏面是不鏽鋼屏蔽罩。

不鏽鋼罩是上下扣合而成,保護整個頭部。

拿開不鏽鋼套,上下兩片是鉚接的,裏面蘇注塑,貼有一層高溫膠布。

線材尾端包了一層銅箔。

去掉兩片不鏽鋼屏蔽罩。

取出灌膠,看到裏面是PCB,線材由定位器固定在PCB上面,透明軟膠覆蓋PCB以及焊接位置,進一步保護。

另外一面也是有軟膠覆蓋焊接位置,這面沒有芯片。

E-Marker芯片,標號330752,另有三個電容。E-Marker芯片來自Hynetek慧能泰HUSB330。

Hynetek慧能泰HUSB330支持USB Type-C 1.2和PD2.0/3.0標準,並通過了USB-IF協會認證。採用DFN-8L 2mmx3mm和 DFN-6L 2mmx2mm兩種封裝方式。它通過 VCON1 或者 VCON2 供電,支持3.0V-5.5V寬電壓範圍供電。HUSB330自帶的多次燒寫存儲單元(MTP)可支持多次反覆燒寫或者燒寫鎖定,也可以支持通過 CC 引腳實現 Type-C 成品頭或者成品線纜系統燒寫。

接着拆掉另外一頭,也是覆蓋軟膠。

另外一面,除了排線沒有零件。

移除軟膠,這面是一個電阻以及一個電容。

兩個頭部PCB放一起。

另外一面。

線材組成。

全家福,全部拆解部件。

充電頭網拆解總結

雖然線材不是採用極度柔軟的材質,但比起編織的來說要柔軟很多。線材內部用料及做工可圈可點,採用創新的理線器結構,不容易直接壓到線材。在大部分線材還在依賴進口E-Marker芯片的時候,這條線纜首次採用國產芯片,並保證了USB3.1 Gen2數據傳出和20V/5A 100W功率傳輸,不得不讓人爲之振奮、爲之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