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原中北大学的讲话 学诗可以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杰中来成长

诗意的生活应该是一生的追求

————郭翔臣2017年11月4日

在中北大学飞翔诗社讲话

中北大学是一所肩负着共和国国家强大、国防强盛重要使命的大学,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自然是出类拔萃的。我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肯定会有许许多多刻骨铭心、威武辉煌的经历,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了不起的人和事,而且是十分值得记录、记载、讴歌的事。那么,最好的方法、最简洁明快的记忆、记录就是用诗的语言来记。我希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北大学的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在什么地方,用诗的语言来记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时代铿锵的脚步。

五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我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共享的精神大餐。“诗言志、文载道”,诗词曲与《四书》《五经》一样,在传承中华文化精华、构建社会精神文明上功不可没,而且由于充分运用了汉字抑扬顿挫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被记住、更容易被传播。

一、中华诗词长河星光灿烂总书记对文化艺术有新的要求

中华民族诗歌创作波澜壮阔浩瀚激越壮丽辉煌。中华诗歌的河流凝聚着中华文化特有的神韵,融合着盛世衰年、江山替代的汉声华音,从涓涓小溪汇聚成浩荡江河,奔流不息,形成了今日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的汹涌澎湃的诗歌大潮。

近三十多年来,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更主要得益于整个社会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言论的自由、知识的更新,中华诗词进入了由重新复苏到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全中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都有无数喜爱中华诗歌的爱好者传承人在不断进行创作探索研究,志在使中华诗词继承求精创新发展开拓未来。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了“要坚定文化自信,牢记使命担当”,“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要记得这些语重心长的话并且践行之。

总书记要求文化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要“讲品味、讲品格、讲品质,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这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写诗不可以时时刻刻以自我为中心,老是牢骚满腹,哼哼唧唧。或者仅仅流连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愁肠百结”,更不应该对社会现象“以偏概全”。

二、爱国主义诗歌是中华诗词长河中的黄钟大吕

我们说:有诗的民族方能称为有激情有传承有创新有战斗力的民族。千百年来,爱国爱家爱人民爱祖国大好河山是诗人们共有的品质,好的诗词所具有的震撼力量,令人百读不厌,在经过几百年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同样能使人热血沸腾,这都是大家认同的。比如岳飞《满江红》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比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比如曹植《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或如归”等名句。传世千百年,诗人那忧国忧民,决心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献身的伟大英雄气概,在历史上曾经鼓舞过无数仁人志士,在近代在反帝反封建革命中,在抗击外侮侵略的斗争中,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事业中都给予了爱国者和革命志士以巨大激励。

三、诗在人格塑造上的力度甚大

真正的诗,应该是真理的声音、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号角,应该是作者心灵的歌、感情的火和思想的光。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诗人必须有宽广的襟怀和抱负,他的志向情怀应该高远,人格品质应该高尚,才能不负“诗人”的美誉。

伟大领袖、诗人毛泽东就是当代诗歌践行继承创新的杰出典范。他认为诗歌的创作必须坚持“三性”,即时代性、艺术性和人民性。他的诗既遵守了诗词应该具有的声韵美、格律对仗严谨的特点,又不拘泥于平水韵,一些诗用韵选择了比较宽泛的“词韵”,也恰如其分地化用、摘用了一些古人的名句,使作品更加圆润。比如引用了李商隐“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为了衬托第二句“人间正道是沧桑”,讴歌了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巨变。

诗歌的主题能否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浓郁的时代特色,是诗歌生命力的关键;诗歌必须适应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和形态,才能增强诗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是所处时代人民大众的代言人,他的声音应该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声。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们都有一个体验,与一个儒雅文明、谈吐不俗的人在一起,你会不由得肃然起敬。学诗会使人远离庸俗而变得优雅,学诗可以使人知不足而不断进取,学诗可以从内心里变得更强大,自然而然地抵御功名利禄、声色犬马的诱惑。学诗能使你所结交的朋友互相激励互为补充不断精进。

四、什么人可以成为诗人

诗以咏志,诗以载道,是时代的需要和良知。诗人是理性、宽容、达观、细腻、豪放、和谐、敏锐、先锋者的统称,诗人需要具备独特的天赋和才华,如感悟力、想象力等,这种秉性主要是后天学习和培养才会有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不妨背诵一些诗词名篇名句,学点诗词格律、体式、押韵、对仗、孤平、孤平拗救、转韵等等知识,以更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知识范围。这样的业余学习是会让你受益无穷的。

五、诗人应该如何交往

我们举一个小诗的例子:杨敬之、项斯两人在唐代众多诗人中,作品不算丰富,名声也非显赫,但他们交往的一首小诗让后人领略了诗人胸襟,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两位诗人的名字。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赠项斯》

用白话来说:“我几次看到了你的诗作,感觉是那样的好。见到了你儒雅倜傥的身姿,又发现你的气质风度比诗更好。我从来不懂得藏匿别人的长处,所以见到诗人们就到处讲说对你的观感,唯恐别人不知道。”

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简洁明快而又涵养深厚者,莫过于诗人之间的交往。以诗会友,以文相识是最为普遍的方式。“不藏人善”是做一个诗人必备的品格和素质。可以说:诗人的友谊超越了世俗的偏见,远离了功利的泥沼,挣脱了派阀的羁绊,摈弃了金钱的诱惑。是最纯真的交往关系。虽然素昧平生却知心,纵然千山万水能亲近。

在现今重新兴起的诗词热中,网络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诗人、词客、曲家能否始终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素雅、互敬的友谊呢?我有个提倡“盛唐气象”的观念。盛唐之所以恢宏,在于她的雍雍大度、兼收并蓄、不拘泥于圭步。唐诗之所以发达,也在于诗人群体的雅量气度、广博接纳、谦虚礼下。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也不管是士农工商,还是方外僧道。一入诗门即是朋友,而大多非学生、老师的关系。世间至雅至真莫过于诗,难学难精的也莫过于诗。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历练作风在诗中都会让人们有所觑探。诗之功夫,大多靠自己的不断学习来积累,无尽的生活去磨练。坎坷和窘迫无法销蚀意志,饥寒和不幸却是锻造青锋的烘炉,青可以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诗词的重新复兴需要诗人的努力,诗人的努力需要诗人的交往,诗人的交往需要多一些雅量。勿隐善扬恶、勿缄默不语、勿盛气凌人、勿相互攻讦、勿怕人超越、勿好为人师、勿自以为是,勿恃才自傲、勿半解骄人。

六、诗人的成长之路

总而言之,学诗可以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杰”中来成长。

读万卷书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诗写诗,不光是就诗学诗,诗中求诗,而着眼点应放到诗以外的广大生活和知识领域。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个人的学养学问知识的积累对创作是很重要的。这里不光是诗的学问和技巧,更应该包括其他艺术门类乃至哲学、美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知识。

行万里路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诗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客观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和艺术体现。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真情和实感的融合,光有生活经验而没有艺术想象的人,或光有主观想象而没有社会生活的人都不可能成为诗人。

交万人杰《诗经》中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多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虚心求教,广泛交流,古人谓之交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要接交良师益友,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请人修改切磋诗艺,而不能封闭自己,局限在个人的书斋里和诗卷中。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人也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诗人要以情写诗、以诗感人。 山西一位老诗人武正国说:“有情方咏叹,无病不呻吟”。道出了诗人在写作时应该秉持的态度。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三者随之矣。”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就是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极目而天舒,登高而望远。

旧体诗词有着严格的平仄和韵律。熟悉格律诗的基本技术层面的要求,知道何为《平水韵》、何为《词林正韵》、何谓《中原音韵》,能够辨别入声字的使用及消亡过程是继承传统的必须,这是习诗写词度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入旧体诗创作时的最初境界。

不遵古习古,必然会导致与历史传承的割裂;诗歌的历史是发展前进的,若不与时代结合,依旧使用中古时期的声韵,必然会使从小学习使用普通话的当代学生无所措手足,制约诗词的向前发展和广泛普及。

诗歌是文学天庭中的丽日、明月、繁星、彩霞,是大地上的青松、翠竹、腊梅、新荷,在人类历史上和今后都会散发着永恒的光芒。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有着相似的品质。

发展是永恒的道路,我的老师诗人丁芒所提倡的:“探索自由诗与散曲的结合,能开创中华诗词在新的时代的新诗体。”山西及全国有许多诗人在努力进行着实践,受到诗词界的瞩目。

在此,我认为新体自由诗作者也不妨试一试涉足传统诗词散曲领域,互相促进以利双方共赢提高。

若有不当之处,咱们可以互相切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诗人的方法。谢谢大家听了我的这一番议论。

( 2017年11月4日在中北大学飞翔诗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