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文/高偉

今年以來,基金經理變動率超過50%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3家,而這13家基金公司中,離職基金經理數量最多的當屬永贏基金,有2名基金經理離職。

《號外財經》注意到,永贏基金旗下僅有4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平均年限爲1.89年。也就是說,原本僅有的4名基金經理,有兩名換臉。

具體來看,1月31日,擁有13年證券從業經驗,且具有海外從業經歷的基金經理張大木離職,他曾任美國沃頓商學院高級數據分析師,美國巴克萊國際資產管理公司(BGI)投資分析員,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分析師、投資經理。辭任前他任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資總監,永贏量化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永贏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另一名離職的基金經理是祁潔萍,於5月4日正式離職。她證券從業年限8年,曾任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綜合研究所債券分析師,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總部債券研究崗,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總部(原固定收益總部)投資顧問兼執行董事。辭任前她任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副總監(主持工作),永贏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永贏穩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永贏雙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永贏豐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永贏添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永贏瑞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永贏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永贏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號外財經》注意到,兩名基金經理的離職對該基金公司的投研影響很大,一位是永贏基金量化投資總監,另一位是永贏基金固定收益副總監且一肩挑8只基金。兩名基金經理的離職,也就意味着永贏基金的投研進行了顛覆式的衝擊。

替補基金經理實力如何?

《號外財經》發現,接棒張大木的是周華睿,證券從業年限僅3年,任職基金經理前沒有基金經理管理經驗;接棒祁潔萍的是牟瓊嶼,證券從業年限8年,同樣沒有基金經理管理經驗。換句話說,永贏基金走了兩位熟手,來了兩位生手。

資料顯示,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7日,是由寧波銀行(持股 71.49%)和利安資金管理公司(持股10%)、管理層(持股18.51%)共同出資成立的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事實上,早在2017 年上半年永贏基金規模擴張就十分兇猛,不過彼時業內認爲其規模的迅速上升主要在於其作爲銀行系,背後有貨幣基金“撐場子”"。不過在剔除貨基之後,其在2017年末仍有302.85億的非貨基規模,位列行業第44位,在次新基金公司中已經屬於非常不錯的成績。具體來看,永贏基金的規模支撐主要依靠債券基金,其旗下僅永贏瑞益債券基金就有100億,此外永贏豐益、永贏永益債A分別爲75億和70億,僅這幾隻債基就貢獻了200多億規模。2018年一季度,永贏基金規模再度提升,規模達到537.81億元,規模排名提升14個名次,排名第30名。

從管理規模上看,永贏基金在走上坡路。然而,規模上來了,基金經理卻走了!

“永贏基金旗下基金經理的人員變更,與其員工持股計劃終結密切相關。”業內人士向號外財經透露:1月16日,永贏基金髮布了一則關於公司股權變更的公告,該公司23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公司股權全部轉讓給利安資金管理公司。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後,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變更爲:寧波銀行持股71.49%,利安資金持股28.51%。“此次股權變更之後,相當於過去的員工直接持股股權激勵計劃也自然終結了。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並不是萬能的,業內目前推行得比較好的公司也都各有不同的前提條件,很難複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