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近日,日方指责韩方军舰的火控雷达“多次锁定”日本侦察机,韩方予以否认,目前纠纷持续发酵。

舰载火控雷达是一种精密跟踪雷达,是舰炮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舰炮武器系统中实施火力打击的核心设备,使命任务是对敌方飞机、舰艇以及来袭反舰导弹进行探测跟踪,向本舰火炮或导弹系统提供目标的实时准确的地理坐标,达到有效杀伤敌方来袭目标的目的。

日韩纠纷持续发酵!火控雷达“照射”是打击前奏?

日方称,韩国“广开土大王”号驱逐舰的火控雷达“多次锁定”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架P-1型反潜巡逻机,相当于“实施打击前预备步骤”。对此,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时嘉明表示,“火控雷达锁定目标是发射导弹打击目标的前奏,如果要发射导弹,必须先锁定,但也可以只锁定,不发射导弹。”

“广开土大王”级驱逐舰是韩国海军自行研制的主力驱逐舰,也是韩国海军首艘装备舰空导弹和近程武器系统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而“P1”反潜巡逻机是日本政府组织三菱重工等日本企业共同开发的纯国产飞机。

“由于火控雷达信号特征明显,目标被火控雷达锁定后,目标自身是能够感知的,所以用火控雷达锁定目标,可以对目标起到警告作用。” 时嘉明教授表示,一般来说,采取火控雷达“锁定”飞机,是为了发射导弹打击目标,或者警告对方目标它已处于导弹的威胁中。而对己方或友方目标,一般不采用这个动作。

他接着说,“由于在锁定目标后,只要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就会发射出去,所以日本飞机认为这个动作是很危险的。”这或许能解释韩日双方纠纷发酵的原因。

日韩纠纷持续发酵!火控雷达“照射”是打击前奏?

然而,目前双方正在互讨雷达数据,韩方要求日方交出雷达频率的分析数据,日方要求韩方交出驱逐舰的所有雷达信息,却均被对方拒绝。韩国防部认为,日方要求提供雷达数据的要求是“无理且失礼”的。对此,时嘉明教授解释道,“雷达等装备的数据往往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就能了解雷达等装备的体制、重要性能参数以及技术水平。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一方面会被对方了解到己方的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方会很容易有针对性地采取反制措施,使雷达等装备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雷达等装备的数据是很重要的保密内容,一般不能轻易提供给别国(有共享协议的除外)。”

“飞机在确认被敌方火控雷达锁定后,通常需要启动电子对抗措施,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 时嘉明教授称,此外,低空突防、隐身和反辐射导弹也是火控雷达的重要威胁。电子对抗是敌对双方为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电子措施和行动,又称电子战。电子对抗分主要有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三种措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