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於銷售增幅榜“烏龍”、被傳債務違約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一直頗爲低調的佳源集團與佳源國際一時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1月17日,佳源國際盤中遭遇“黑天鵝”,股價跌幅一度擴大至89%,最低跌至1.4港元/股。以2.52港元/股收盤,當日跌幅達到80.62%。市值從1月16日的326.43億港元下跌至63.28億港元。就在“閃崩”發生前,有消息宣稱該公司總價3.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已到期,並出現了債務違約。

  此後,公司對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1月18日,佳源國際盤中最高漲幅達到98.81%,尾盤收4.40港元/股,上漲74.60%。

  “黑天鵝”突襲

  佳源國際隨即於當日晚間發聲,稱有關集團分別於2018年1月19日及4月26日發行共值3.5億美元票息8.125釐的優先票據,集團確認已償還全數款項。集團同時強調目前財務狀況健康,業務運作正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此前市場上還傳聞,暴跌是由於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引起流動性危機砸盤所致。但根據聯交所規定,大股東如出現斬倉、減持等喪失股東權益的情況,凡是0.1%的變化都需要立即向聯交所報告股東權益變更表並儘快公告。而截至目前,佳源國際並未發佈大股東股權變動的相關公告。《證券日報》記者從接近佳源國際的信源得到相關消息,公司控股股東目前並未發生改變。

  除此之外,近日,新浪樂居財經發布的《2018中國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由於混淆了佳源國際與佳源集團,而導致對銷售額統計口徑不一致。事實上,佳源國際與佳源集團並無股權關係,但是兩者實控人均爲沈天晴。

  佳源集團方面1月17日公告稱,由於個別媒體刻意引用歪曲不實信息,嚴重侵害公司的合法權益,公司嚴正聲明,決定立即採取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據瞭解,目前佳源集團業務範圍,主要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130餘座城市。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的銷售業績分別爲226.7億元、508.3億元、875.5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5%。

  而佳源國際成立於中國香港,2016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其業務範圍主要在江蘇、上海、香港、澳門、深圳等地。2018年9月10日,佳源國際控股(港股02768)被正式納入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成分股,此前公司受到穆迪公司(Moody’s)的企業信用評級爲 B2 級,評級展望穩定。

  《證券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佳源國際閃崩之時,恰好是在公司中層以上員工出國考察這一時間點,對方稱:“釋放虛假違約消息,輿論發酵引發恐慌,而公司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其選擇的時間點頗耐人尋味。”

  疑被做空機構盯上

  同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極有可能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做空,佳源國際做空比率長期超過20%,同時市場成交額不大,股權較集中,應對突發式拋盤冗餘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暴跌前,佳源國際市盈率一直高企。業內人士提到,由於佳源國際所在房地產板塊極其敏感,企業又兼具高估值和較高股權質押,更容易被做空機構盯上。

  而事實上,近年來港股市場上的做空機構甚是“風生水起”,以著名做空機構渾水公司爲例,其口頭唱空就令不少公司股價應聲下跌,而翔輝礦業因掛牌前夕遭到烽火研究沽空,暫停上市。

  記者瞭解到,也有敏華控股(港股01999)這樣“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企業,在被渾水公司宣佈做空當日股價從上漲變爲斷崖式下跌,公司緊急停牌,併發布公告澄清“誇大盈利、隱藏債務”等問題,在良好的業績支撐下,機構的做空報告被市場無視,敏華控股股價此後一路攀升。

  對於沽空問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公開回應稱,沽空行爲本身不存在問題,屬於開放市場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並對企業股價進行重新發現,這在國際市場中也很常見。

  對此,市場人士指出,香港市場做空機構行爲日益活躍是市場成熟的表現,但是不能排除一些惡意做空。假如機構的報告是惡意做空,公司本身的經營和業務沒有問題,面對質疑拿出證據,市場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股價反而將因此呈現大幅回吐,成投資良機;而如果企業自身有漏洞,則恰好是揭開了遮羞布。對於投資者來說,在做空機制面前,投資更應當審慎。

  1月18日,香港恒生指數高開0.9%,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1.25%。佳源國際盤中最高漲幅達到98.81%,尾盤收4.40港元/股,上漲74.60%,當日成交量達到4.20億股,成交額18.04億港元,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當日,佳源國際再發聲明,稱由於市場錯誤引用未經證實的報道,以致公司股價及成交量出現異常波動,同時提到,集團於2018年全年的合同銷售額達201.8億元,較2017年的103.7億元上漲94.6%;全年合同銷售面積約178.7萬平方米,較去年上升51.8%。截至2018年6月30日,集團擁有的土地儲備約980萬平方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