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後又否掉權健高管任ST升達董事 保和堂稱未與權健有資金關係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實習編輯 梁 梟

上週五(1月18日)下午,ST升達(002259,SZ)股東大會在成都總部舉行。本次股東會備受外界關注:一方面,ST升達新實控方保和堂將接管公司董事會;另一方面,保和堂提名的4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權健集團副總裁沈建宏赫然在列。

權健因涉嫌傳銷,其實控人等已被依法批准逮捕。那麼,保和堂方面爲何提名權健高管爲ST升達董事候選人?

1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參會並從現場瞭解到,沈建宏並未到場,保和堂提名的另外3名董事候選人全部到場。但從現場投票情況來看,沈建宏作爲董事候選人的議案獲得現場投票100%反對票。現場投票股數共計2.23億股,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四分之一。

爲何此前提名沈建宏爲ST升達董事候選人?保和堂實控人單洋對記者稱,主要系保和堂是做中藥產業的,而權健也有中藥業務。其同時否認,保和堂接盤ST升達的資金中有來自於權健。

權健副總裁獲100%反對票

這次股東會備受外界關注。會前,四川證監局和深交所相繼給ST升達發函,要求其說明爲何提名沈建宏爲公司董事候選人。

1月15日,ST升達收到四川證監局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提名權健集團副總裁沈建宏爲董事候選人的過程和理由。17日,ST升達公告稱,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說明保和堂及其關聯公司與權健集團的關係,是否存在資金往來或合作等。

截至1月20日,ST升達尚未就上述事宜進行回覆。

在1月18日下午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現場投票結果顯示,沈建宏幾乎已出局,其獲得現場贊成票爲0,反對票爲10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還了解到,由於權健集團身陷輿論漩渦,特別是其創始人束昱輝等多名高管被刑拘後,保和堂已欲把沈建宏踢出局,原本擬在18日的股東會上,不予審議該項議案。但因相關公告已出,沒有時間作相應更改而作罷。

保和堂現爲ST升達大股東昇達集團的實控方。依據其意思,升達集團在股東會上對沈建宏相關議案全部投否決票,沈建宏相關議案也被現場其他出席的中小股東全部否決。保和堂方面提名的另3名董事候選人單洋、馮超、郭亞非均獲得現場投票100%的贊成票。

1月20日晚間,ST升達發佈的公告亦稱,沈建宏先生未當選爲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

保和堂擬接盤升達集團100%股權,從而入主ST升達。去年11月,保和堂宣佈,以作價2000萬元收購升達集團100%股權並承接後者近40億元鉅額債務的方式入主ST升達。上市公司實控人將由江昌政變爲保和堂實控人單洋。

不過,由於升達集團因債務問題被大量訴訟纏身,原實控人江昌政所持升達集團股權悉數遭凍結,保和堂目前尚未獲得升達集團100%股權。但單洋目前已任升達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保和堂承諾解決資金佔用問題

18日的股東會並未在下午2點準時開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瞭解,主要是升達集團要求保和堂出具承諾函,解決前者對ST升達的鉅額違規資金佔用問題。截至2018年1月15日,升達集團佔用ST升達約9.32億元資金,占上市公司淨資產的55.81%。此外,未經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ST升達違規爲升達集團對外借款,提供擔保餘額達1.6億元。

升達集團願意以2000萬元出讓自身100%股權給保和堂,同時配合保和堂方面,讓對方人員掌控ST升達,其中很重要的前提是保和堂必須要解決鉅額資金佔用問題。

原本,根據雙方的《股權轉讓協議》及相關文件,保和堂承諾於2018年11月30日之前解決升達林業資金佔用金額不少於2億元,最遲不晚於2018年12月31日前全部解決升達集團對ST升達的資金佔用以及違規擔保,但因升達集團多數股權被債權人凍結,上述安排未能實現。

不過,保和堂同意繼續解決有關升達集團對ST升達的資金佔用問題,但詳細安排並沒有出爐。據ST升達實控人、董事長江昌政現場透露,1月18日,會議召開時間延遲,就是在四川證監局的主持下,要把方案細化。

“原來的方案,只是一個大概的規定,沒有違約的懲罰措施,如果保和堂不解決升達集團對ST升達的資金佔用問題,又該怎麼辦?需要明確。”江昌政透露。

單洋也透露,正在想辦法解決ST升達面臨的問題。“我們已經拿出部分資金,解決了升達集團供應商欠款問題。”單洋稱,但對於具體的資金來源等問題,其並未詳細回應。據瞭解,去年12月24日,部分供應商還曾到升達集團總部催債。

江昌政詳解敗局

副廳級幹部出身的江昌政靠林業發家,曾憑藉ST升達的上市一度位列川內富豪。如今,其自身債務困局纏身,ST升達的發展亦遭遇不小問題。

爲何淪落到如今的地步?江昌政坦言,在公司發展戰略上出了問題,“不應該搞林板一體化的”。

江昌政透露,ST升達上市後曾手握大量現金,當時看到人造板很賺錢,被稱爲“印鈔機”,於是在廣元等地新建人造板廠,但因大家都看到這個商機,一哄而上導致產能過剩,新建的人造板廠非但沒賺到錢,反而連連虧損,成爲不良資產。

爲了防止上市公司被拖垮,江昌政準備將相關林業資產從ST升達中剝離出去,但又沒人看得上。“原本,我們是準備一點點剝離,沒人接只能讓升達集團去接。”江昌政稱。

2016年12月,ST升達宣佈向升達集團剝離家居森林等資產。而爲籌措9.41億元現金對價,升達集團通過質押ST升達股權的形勢向華寶信託借款14億元。後來的麻煩亦因此而起。

“導火索是華寶信託起訴我們。”江昌政稱,借華寶信託的錢有一筆到期了,升達集團由於連連虧損拿不出來錢,被對方起訴。

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也隨之出現。一些銀行看到升達集團被華寶信託起訴,集團向銀行借錢就更難了。江昌政原本打算從ST升達接回林業資產後,可將林業資產抵押從銀行融資,但林業資產不同於房產,最終這個如意算盤落空。

“這中間也有國家金融環境的變化,去槓桿等因素,但最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江昌政稱。

江昌政否認挪用資金炒股

值得一提的是,質押ST升達股權給華寶信託時,ST升達的股價約在10元/股,但後來ST升達股價曾出現連續9個跌停,截至今年1月18日,其股價僅爲2.32元/股。

“當時股價連續跌停,質押在華寶信託處的股票接近爆倉,華寶信託通知我們填倉。”江昌政透露。

此時,金融機構已不願意續貸,還催着要還錢。爲此,江昌政從一些小貸公司借了大量資金。“原本只是短期階段,做個過橋資金,拿到銀行的資金就還。”江昌政稱,其中2億元給了華寶信託用於填倉。

爲借錢,江昌政還以ST升達名義對升達集團借款違規擔保。據ST升達披露,升達集團分別借姜蘭、秦棟樑、楊陳、蔡遠遠四人2565萬元、1000萬元、1.4億元和5000萬元。

江昌政透露,2017年12月借楊陳的1.4億元,實際上是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楊陳稱其是一家涉足融資擔保、典當拍賣、期貨經紀等領域綜合性企業集團。據《中國證券報》近日報道,楊陳的借款本金實際只有1.1億元,利息高達3000萬元。

紙包不住火。原本,ST升達依靠剝離林業資產獲得的近10億元現金,加上募集賬戶上的資金,可謂手握重金。在江昌政操作下,ST升達違規爲升達集團擔保一事曝光後,大量債主要求ST升達承擔連帶責任,上市公司賬上的部分資金亦被划走,ST升達也被帶進溝裏了。

有媒體報道質疑,江昌政挪用ST升達上億元資金用於炒股。對此,江昌政予以否認。其稱,即使在ST升達股價連續暴跌之時,也沒有用錢去維護股價,沒有意義。“監管部門指定的會計事務所,對我們賬目裏裏外外都查了,沒有這個問題。”

會後,ST升達新晉董事單洋、馮超、郭亞非均與現場股東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單洋表示,他做中藥產業30多年,未來或將保和堂旗下中藥產業放進上市公司裏來。郭亞非則稱,未來其更多將負責金融運作等方面的事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