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如此美妙,

想想都要尖叫!

在西班牙北部,

拥有一条最变幻莫测的海岸线。

而在海流交换频繁的礁石缝隙里,

生长着一种叫做鹅颈藤壶的海洋生物,

被称之为“来自地狱的海鲜”。

▲形似小恶魔的外表,的确很“地狱”

“鹅颈藤壶”

由深色的圆柱形柄部和

十几片壳板包裹的花序状头部组成,

外形整体酷似鹅的脖颈

因此而得名goose barnacles。

▲被渔民捕捉上岸的鹅颈藤壶

长的像贝类又似海藻,

更像是爬行动物的爪子,

被不少渔民也叫做“鬼爪螺”。

contents

鹅颈藤壶,簇拥生长在海边缝隙中的贝类

为了捕捉地狱海鲜,连命都可以不要

“魔鬼”的嘴脸,“贵族”的命

01

鹅颈藤壶多生于岛屿礁石上,一簇一簇地在礁石上密集成一片,绿意挥挥,张牙舞爪,像礁石长满密密麻麻的小脚,让看官心里直发寒。

▲密恐患者看到一定很想躲开...

鹅颈藤壶,喜好“扎堆”外,还很“低调”。

它们多数喜欢藏在礁石缝隙,或者黑暗的洞穴内。默默的生长方式,也让他们免于会被突如其来的海鸥叼走,英年早逝。

可别看它长的丑丑的,并不起眼,在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却都为它而疯狂。

▲这怪异的海鲜,却鲜美异常

02

由于鹅颈藤壶基本不会出现在内海,只长在海边礁岩的深处,想要采摘到它,需要采摘人用最原始的方法。

在西班牙海域有专门捕捉鹅颈藤壶的猎手,猎手们借助绳索垂降到海面附近,撬凿陡峭石壁缝隙中的鹅颈藤壶。

▲礁石深处捕捉鹅颈藤壶,十分危险

这种捕捉方式下,猎手们需要判断海浪侵袭的节奏,在海滩平静的一瞬间跳入岩礁挖掘,将收集到的鹅颈藤壶塞进腰间网兜,然后在被海浪撞晕之前逃出生天。

▲采摘鹅颈藤壶,体力与智慧并重

藤壶采摘是一种高危职业,每一年都会采贝人跳入礁石,却再也不能上岸。

可这些藤壶能够卖到几十甚至几百,只要成功采摘一次,很长一段时间便可衣食无忧。

▲采摘后的鹅颈藤壶,被海鲜市场拍卖

高薪酬的诱惑力还是让很多人愿意卖命捕捉鹅颈藤壶。

03

生长在风势最强劲和海水涨势最高地区的鹅颈藤壶,说是用生命换来的也毫不夸张,而这样的海鲜,通常出现在顶级高端料理中。

▲鹅颈藤壶,通常被端上高端餐桌

鹅颈藤壶里面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钙以及碘,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以及血液循环。

和很多高端料理,复杂的烹饪方式不同,鹅颈藤壶肉质饱满,无需过多修饰,便能吃到鲜美的海味。

如同我们平日蒸煮虾蟹一样,用水烧开,放入鹅颈藤壶,撒些许月桂叶或是柠檬即可出锅。

▲煮制过后的鹅颈藤壶

一根鹅颈藤壶可以食用的部分并不多。

正确姿势是:沿着硬壳板下端把柄部粗糙的硬皮撕掉露出的“肉”就可以直接食用,当然爪子部分是不可食用的哦~

▲口感介于蟹与海贝之间

硬皮撕开后,吮一口里头溢出来的鲜甜汁水,裸露出来的一丁儿红肉,像虾肉又像螺肉。别迟疑,一嘴咬下就对了!

这长相并不可爱的恶魔系海鲜,怪异的模样,也许没吃过的人真的很难体会到品尝它们的心情......

▲炒制过的鹅颈藤壶

可海洋孕育了无数海鲜,虽然多数我们耳熟能详。可透过认识这些鲜为人知的食材,更让我们对世界之大,物种之丰富,感到叹为观止且心生敬意~

这款地狱海鲜,你敢吃吗?

金秋九月,

YOTA诚邀您共赴舌尖盛宴!

约上好友,三人成团,

每人只需58元,

尊享三餐YOTA精致美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