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問韓國並發表演講,在回顧中韓兩國人民相濡以沫、患難相助的傳統友誼時,專門提到“400多年前,朝鮮半島爆發壬辰倭亂,兩國軍民同仇敵愾、並肩作戰。明軍統帥陳璘今天還有後人生活在韓國。”2017年12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北京大學時,也在演講中提到“在韓國的莞島郡,有紀念在壬辰倭亂期間做出貢獻的朝鮮李舜臣將軍和明朝陳璘將軍的場所。”這段400年前中韓友誼佳話重新引起了兩國人民的廣泛關注。

陳璘,明代將領、抗倭英雄,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在朝鮮飽受日本侵略的危難之際,領命率水兵五千、戰船五百出徵朝鮮,指揮中朝聯合水軍在“露梁海戰”中密切配合、大獲全勝,在中朝聯合抗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爲深入挖掘中韓友好歷史人物,發揮其影響力和感召力,推動做好新時期下領區對華友好工作,6月16日,孫顯宇總領事率駐光州總領館館員及家屬會同韓國友好人士共同前往領區全羅南道海南郡陳璘將軍後人聚居地皇朝裏、莞島郡中朝聯合水師駐軍地古今島探訪考察,深入瞭解這段流傳了400年的中韓友誼佳話。

皇朝裏,位於全羅南道海南郡,陳璘將軍後裔聚居於此,現有70餘戶,世代以廣東陳氏自居,“皇朝”一名也源於“世代不忘大明皇朝”之意。該地於1679年修祭壇,1871年建祭祀陳璘將軍的“皇朝別廟”,內存陳璘將軍畫像供子孫世代拜祭。現海南郡相關單位正着手準備別廟的修葺和陳璘將軍展示館的籌建工作,讓更多人瞭解陳璘將軍爲兩國和平安定與友好交流做出的貢獻。每年,國內外陳璘將軍後人均來此別廟拜祭,更有不少中韓友好人士慕名而來,在韓後人也會回到陳璘將軍家鄉中國廣東翁源祭祖。韓國海南郡和中國廣東翁源縣自1999年結爲友城後,頻繁、廣泛交流,已上升至經貿和文化交流往來,爲促進中韓兩國友誼做出了積極貢獻,別廟內一塊“韓中友誼 陳璘將軍”的石碑見證了這段中韓友誼佳話。

孫總領事一行在皇朝別廟對陳璘將軍進行祭拜,並向陳璘將軍後人表示親切問候,瞭解了其生活狀況和別廟運營情況,帶去了“讓人想家”的孔府家酒及端午佳節的糉子。陳璘將軍後人見到總領館一行倍感親切,感謝孫總領事及總領館對其關心,表示其一直遵循祖訓,深以陳璘將軍後人的身份驕傲自豪,並積極向周邊友人宣傳陳璘將軍率中朝水軍聯合抗倭的英勇歷史,組織紀念陳璘將軍的主題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歷史,並以史爲鏡,全力促進中韓兩地之間的友好交流。

古今島,位於全羅南道莞島郡,是陳璘將軍率兵駐訓之地,也是同陳璘將軍共同抗倭的韓國民族英雄忠武公李舜臣的假墓所在之地。史料記載陳璘將軍曾在此修關王廟,供奉關羽和媽祖像,露梁海戰大捷後,後人曾在右殿供奉陳璘將軍和李舜臣將軍像,但後期被日軍所毀,廟內僅存一破敗的“關王碑”訴說着這段歷史。關王廟不遠處便是在露梁海戰中爲國犧牲的李舜臣將軍的假墓,陳璘將軍在聽聞這位曾並肩作戰的名將犧牲的消息後痛心疾首、泣淚嗚咽,併爲其作祭文,假墓旁挺拔樹立的蒼松勁柏見證了這段跨越百年、聞者哽咽的中韓兄弟情。孫總領事感嘆陳李二人感人至深的中韓友誼佳話,在芳名錄上籤下“中韓友好,源遠流長”的字句,對莞島郡相關單位對此處見證中韓友好歷史遺蹟的宣傳、復原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議,表達了希望有更多的人瞭解這段中韓友誼佳話的願望。

當天,孫總領事一行還考察了海南郡李舜臣將軍“鳴梁海戰”大捷地以及莞島郡張保皋紀念館,瞭解了韓國民族英雄李舜臣將軍的英勇抗倭事蹟和中韓海上貿易先驅張保皋的生平經歷。

回程的路上,望着窗外蔚藍的海岸線,腦海中不禁浮現起400年前中韓兩國在此處同仇敵愾、並肩抗倭的偉大場面,400年後,在這片平和安定的海島,陳璘將軍後人安居樂業,兩國友人銘記中韓友誼歷史,寄望兩國友好世代相傳。

今年正值中韓兩國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十週年,在兩國關係攜手邁進新時代的歷史節點,此次對陳璘將軍後人村的考察探訪,很有意義。大家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感觸良多,無不爲中韓兩國同仇敵愾、聯合抗倭的歷史以及一衣帶水、情同兄弟的傳統友誼所震撼與讚歎,無不爲陳李二人情同兄弟的情誼、陳璘將軍後人百年如一日對先祖的紀念所感動,大家堅信中韓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拆不散的兄弟,堅信在兩國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繼承發揚400年前兩國同御倭寇的傳統友誼,定能讓中韓友誼在400年後的今天不斷發展,譜寫新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