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化名)說:“事後我總是發現,我說的和實際發生的其實不是一回事。”她是在和孩子的一次衝突之後發出這一感慨的。

對於躍的女兒樂(化名)來說,她需要的是父母的有效支持,而非是喋喋不休的嘮叨。一會兒說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優秀,一會兒又指責她不能達到他們的期望和要求,一會兒又跟她探討按照目前她的狀態,她將來能不能有出路的問題……這些話題都讓她不勝其擾,也讓她感到無所適從。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樣做才能達成父母的期望?而實際上,她也並不想爲了達成父母的期望而努力,這不是她努力的動力。她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目標,像是海上的燈塔一樣,能夠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畢竟每一艘船都有它自己的航行軌道不是?

嶽的女兒經常會想起自己的表姐丹妮(化名)。小的時候,丹妮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母親也把她樹爲自己的榜樣。丹妮的優秀持續到10年級,然後她從放棄學習開始,逐漸放棄了所有的努力,一切行動都聽從父母的安排。父母沒有安排的,她就不做。

學校的作業不是父母留的,不做;學校的活動,父母說會影響學習最好不參加,就不參加;父母說最大的期望是她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她就說我考好大學。高考後她的成績僅夠上一個普通的大學,與重點大學擦肩而過。父母不滿意,丹妮說:“一切都是按照你們的安排做的啊!”

當一個人的努力沒有內在動力的時候,是很難收到成效的。

丹妮對樂說:“他們給我指定的路,我並不想走,但是我也拗不過我媽,所以只好走下去,結果就是這樣。你不要和我一樣,最好走一條自己選擇的路。”

樂不希望步表姐的後塵,她一直堅持着自己的選擇,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媽媽經常會不由自主地規正她的行爲,認爲她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也不對。樂說:“她總是指責我的行爲和話語,下判斷說,我一定會碰壁什麼的。我不這樣認爲,所以我們之間總是爆發爭吵。”

其實在交流中,問題和答案都不是判斷或者指責,而是能不能說出自己的需要。這纔是最關鍵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觀察和思考的時候,都在自己的思維框架裏,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大站在對方的角度。實際上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看到對方的視角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當我們靜下心來,回過頭再觀察整個事件的緣起與發展過程,思考就會全面一些,但是也很難完全放棄自我角度的影響。

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士或者會具有更冷靜的觀察、更客觀的思維角度和更全面的思考。這也是專業心理分析與治療者存在的意義,他們或能爲成長中的人、成長中的關係、客觀存在的衝突帶來調和力量和解決方案。

(文/劉秀竹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8年6月24日第15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