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

——真心,才能成就婚姻。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朱自清六歲時隨父親到揚州生活,之後全家人都在那定居。1916年,18歲的朱自清考入了北京大學。同年,他的父親做主,娶了武仲謙。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武仲謙是揚州名醫武威三的女兒,家境不錯,性情柔順開朗,是一個容貌端正的姑娘,眉目剛毅。朱自清和她相處的很好。

男人在婚姻裏,其實很容易得到滿足,即便不存在熾烈的愛意,若是有柔情軟語和溫飽衣食,他們便可得到放鬆,並形成依賴,輕易不會摧毀這段關係。這大概是源自男人與女人對愛情不同的追求態度,女人總是渴望玫瑰和激情的。而男人不同,他們再怎麼愛一個姑娘,她最後的歸宿都是妻子,能打理柴米油鹽又能扮演母親的角色,他們需要這份安穩和溫情。

在這倆人1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是武仲謙的柔情和賢惠彌補了生活的瘡痍,爲朱自清編織出詩意。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他們成婚後很快有了孩子,這立即奪去了武仲謙的全部心思,再也無暇顧及其他。爲了補貼家用,給朱自清湊學費,她典賣了自己的陪嫁,朱自清心裏是感激的,但卻並沒有爲她做些什麼。

女人或多或少的希望自己的愛人是出色的,但若是這個男人當真志存高遠,他就無暇顧及自我,包括他的家庭與情愛。男人越是如此越是迷人,也越是傷人。因此一個男人的成就,必然少不了女人的成全,她心甘情願地燃燒自己,爲他貢獻光芒。

他們一共養育了六個子女,家庭開始熱鬧了,柴米油鹽的瑣碎也多了。朱自清的脾氣不太好,飯桌上大大小小的孩子嚷着,吵得他頭疼,往往就冷了臉。武仲謙柔和的像一汪水,水自小嬌生慣養的人,做起家務來毫不遜色。她廚藝不錯,但每每茫碌半天卻喫不了幾口。家裏沒有傭僕,她自己動手洗衣服,朱自清的衣服總是單獨拿出來洗,那些綢大褂都熨得妥妥貼貼,預備着他出門穿。她連坐月子都閒不住,躺上四五天就下牀了,總是放心不下這一大家子。

女人的韌性實在讓人側目,她們就是一株長在河灘上的蘆葦,再潮溼陰暗也不影響它萌芽生長,再強烈的風雪也不能摧殘它,它柔順的低下頭,然後再昂起頭。

朱自清曾深情地說過,“我只信得過你一個人,有些話我只和你一個人說,因爲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真關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爲我喫苦,更爲我分苦。”

1929年,武仲謙得了嚴重的肺病,朱自清將她送回揚州療養,臨行前她還惦記着丈夫和孩子,哭着說:“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一個月後,她在揚州病逝。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葉聖陶對婚姻有個精妙的比喻:”好比蝸牛背了殼。”一語道盡世間情愛。

朱自清是深有體會的, 武仲謙過世前,他尚且煩惱於家事,妻子過世後,整個家庭的重擔都猝不及防地壓在了他的身上。一貧如洗的家,6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朱自清束手無策。這時,他才深切明白了武仲謙的不易,心裏對亡妻的歉疚和悼念越發深厚。

陳竹隱的出現,是個美麗的意外,朱自清事先並不知情。他是被好友葉公超騙去相親的。陳竹隱是位成都姑娘,父母雙亡,獨自在北京求學。她才情洋溢,一面跟着齊白石學習國畫,一面跟着傅西園學習崑曲,成績都不俗。

見面那天,朱自清穿着一件米黃色的綢大掛,臉上帶着一副眼鏡,顯得很文雅周正。陳竹隱讀過朱自清寫的文章,對這位才子心存好感。朱自清給她寫了第一封信,稱呼她爲竹隱女士,落款是朱自清。一週後,他的稱謂變成了竹隱弟和自清。等到第五封信後,他們已經以隱弟和清互稱了。兩人就此墜入愛河,一起喫飯,看電影,開始頻繁的約會。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1932年,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陳竹隱是個秀麗的女子,溫柔可親的鵝蛋臉,帶着一副眼鏡,神色婉和。她是聰明而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愛他的才華,所以連外在的東西也一併包容,要知道垂涎玫瑰的美麗,勢必得容忍它的刺。她磕磕碰碰的開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照顧孩子,忙於家務,她有些不習慣,她擅長的是藝術,是工筆畫和戲曲,而那些卻漸漸遠離她了。

朱自清比她更不適應。如果說陳竹隱是奔赴愛情而來,尚且不能接受婚姻帶來的落差,那麼朱自清從一開始希望的就是一個賢內助,一個類似於武仲謙的賢惠妻子,現實很快讓他的希望破滅。

男人的內心都住着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越是優秀的男人,越是如此。有時我們埋怨他不夠 體貼,其實他只是需要點播和調教。

朱自清一改過去獨自看書寫作的習慣,嘗試着讓陳竹隱加入,每每有了新的靈感,總是和她商討,這種思想的交流對雙方都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在此之前,朱自清從未想過還可以和妻子有這樣的談話溝通。

在10多年的相濡以沫中,陳竹隱也逐漸從活潑,新朝,個性的新女性轉變成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那個斑斕的畫家夢終於還是破碎了,但這次他是心甘情願的。

朱自清的愛情:天與多情,不與常相守。

武仲謙對朱自清,那是一種純粹的仰慕,她甘爲花下泥,燈下蛾,正應了宋美齡的那句話:“女人要崇拜才快樂。‘而陳竹隱和朱自清是肩並肩的,她要做橡樹身旁的木棉,她追求相依相存的平等和欣賞。

不同的是姿態,相同的是心意。

每個女人對與愛情的理解都不同,而愛情的形態更有千百種,怎樣纔是最好的?怎樣纔是對方想要的?怎樣纔是適合彼此的?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

但是, 心意卻不會騙人,真情才能成就婚姻, 陪她從紅顏到白髮, 陪他從孤獨到溫暖,陪他從低谷到輝煌,這是真情,也是婚姻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