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澤東也採取石潤山編集《明恥篇》的作法,收集當時報刊上湯化龍、康有爲、梁啓超三人有關對袁世凱稱帝不滿的言論,編印成冊,題爲《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專家評論:“這封信不啻一面鏡子”,讓人清楚地看到,毛澤東不是一個一般關心時事的青年愛國學生,“而是(一個)在嚴密注視國家大局,預測世界風雲”的戰略家。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的手書。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毛澤東致白浪滔天。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武紹程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周世釗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蕭三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工人夜學外景。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一師八班學生畢業照(四排右二爲毛澤東)。本版照片均爲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文熱心

“關注時局、關注社會、關注下層”,是毛澤東在一師學習生活的特點。

世界大戰,中國紛亂,社會陣痛,百姓如草,毛澤東不由得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

“以天下爲己任”,實現自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理想和抱負,他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

這,青年毛澤東紀念館裏的陳列可以印證。

1

足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在青年毛澤東紀念館裏,記者看到一本《明恥篇》的小冊子,上有毛澤東題寫的“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題詞時間爲1915年夏。

這一年的1月18日,日本以支持袁世凱作皇帝爲條件,向袁世凱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15年5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內答覆簽訂。5月9日,袁世凱竟然接受日本要求。這自然引起了全國人民強烈反對。

消息傳到長沙,一師師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口誅筆伐運動,校園裏貼滿了聲討袁世凱、日本侵略者的文章。國文教師石潤山,“輟寢忘食,義憤填膺”,趕寫了揭露袁世凱與日本勾結、出賣祖國罪行的文章。毛澤東讀後深受教育,建議石老師還收集其他教師文章,編輯一本《明恥篇》。石潤山採納了毛澤東建議。

毛澤東讀到這本《明恥篇》後,更是“心事逐浪高”,在該書封面上揮筆疾書這16個字,把愛國青年同報仇雪恥聯繫在一起,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毛澤東還把該書廣爲寄贈、薦閱,併到處去演講、撰文、發表言論,擴大仇日宣傳及反袁宣傳。由於毛澤東在這場鬥爭中的激烈言行和出色才幹,把愛國師生團結起來,在一師形成了反帝愛國的熱烈氣氛,影響波及長沙各校。

2

足步:編書討伐“復辟派”

在紀念館裏,記者也看到了毛澤東編輯的《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小冊子。

這年秋天,袁世凱爲圓“洪憲皇帝”美夢,在全國導演了一幕幕“勸進”鬧劇。湖南督軍湯薌銘勾結湖南一幫“復辟迷”成立了“籌安分會”。對此,一師師生們十分憤慨,同“勸進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毛澤東也採取石潤山編集《明恥篇》的作法,收集當時報刊上湯化龍、康有爲、梁啓超三人有關對袁世凱稱帝不滿的言論,編印成冊,題爲《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這三人都曾經力主“君主立憲”,反對孫中山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而聞名。毛澤東這一舉動無疑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說明袁世凱復闢不得人心。這本小冊子編印出來後,毛澤東立即組織進步同學,在校內外廣爲發散,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毛澤東的同學陳昌在1916年1月1日的日記中記載:“上午八時,接潤之書,並承賜《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一本”,並發表了一通感慨。

毛澤東另一位同學周世釗後來也回憶:“痛言”出版後,“同學們都這樣稱讚毛澤東同志,‘我們只知道罵,就沒有想到如何更進一步去做’。由於這件事,湯薌銘派大批軍警到一師搜查,學生的書籍、行李,都被搜遍。但是,由於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早有準備,結果沒有查到什麼‘亂黨’痕跡。”

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有着校長孔昭綬智救毛澤東的情節,而真正智救毛澤東的是時任校長武紹程。在《湖南第一師範校長一覽表》中,記載着1915年8月至1916年2月,校長爲武紹程。孔再次執掌一師是1916年9月的事,而此時湯已隨着袁世凱的死去而被逐出湖南。

3

足步:預言中日20年內必有一戰

毛澤東關心時局,最顯著的標誌就是讀報。他自己說:在一師讀書期間,包括學費在內,他一共用了160元錢。“在這個數目裏面”,有三分之一是用在了訂報上——“每月約需一元”。此外,他“還時常向報攤購買書籍和雜誌……”他“已經養成了讀報的習慣”。

專家如是表述毛澤東讀報和用報:“他看報極其認真仔細,凡屬重要的材料,不論篇幅多長,必定從頭至尾看完,並做摘記。他自己訂了一份報紙,常將重要的材料剪下,積久便裝訂成冊。他特別注意分析國際國內的政治、軍事形勢;有時還把地圖帶上,將國內國外的城市、港口、山嶽、河川等,逐一對照。他跟同學們說,這樣既可明瞭時事,又能熟悉地圖,還可學到英文,真是一舉三得。”當時,歐洲在打世界大戰,國內在上演復辟醜劇和軍閥混戰,局勢變化多端。對此,人們困惑不解,議論紛紜,莫衷一是。毛澤東卻能把局勢分析得清清楚楚,“有時還結合中外史實,談到中國衰弱的由來,列強對中國新的意圖,以喚醒同學們的民族意識和救國的責任感。”

他的同學蕭三日後回憶:“毛澤東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哪些國家打得好,爲什麼打得好;哪些國家打得不好,爲什麼打得不好;哪些國家會勝利;哪些國家會失敗,爲什麼會失敗”,“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於毛澤東滔滔不絕的講述,蕭三隻能“表示贊同他的看法”,而他自己一點也不瞭解情況。“毛澤東天天看報,目的是爲了瞭解中國和世界,關心國家和世界大事。”

夏遠生《毛澤東的三湘情結》敘述了一段史實:1916年7月25日毛澤東致信蕭子升,其中對中日關係及前景的預測,十分精到。他從“日俄協約”談起,針對國人當時對日本新內閣抱有的幻想,斷然指出:“無論何人執政,其對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誠我國勁敵!”毛澤東沉痛預見,告誡國人:“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而國人猶沉酣未覺,注重東事少。愚意吾儕無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孫,只有磨礪以待日本。”他勸蕭子升等同學多看書報,“注意東事,祈共勉之”,提高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警惕。

專家評論:“這封信不啻一面鏡子”,讓人清楚地看到,毛澤東不是一個一般關心時事的青年愛國學生,“而是(一個)在嚴密注視國家大局,預測世界風雲”的戰略家;並且是一個行動家——與自己的朋友共勉,“作好準備,有朝一日,爲國家民族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4

足步:求見日本友人白浪滔天

在《毛澤東手書真跡》中,收有一封毛澤東親筆寫給日本友人白浪滔天的信。

白浪滔天先生閣下:

……先生之於黃公,生以精神助之,死以涕淚吊之;今將葬矣,波濤萬里,又復臨穴送棺。高誼貫於日月,精誠動於鬼神……植蕃澤東湘之學生,嘗讀詩書,頗立志氣,今者願一望見丰采,聆取宏教,惟先生實賜容接,幸甚幸甚!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蕭植蕃毛澤東上

此事的由來是,“1917年春,曾經幫助和支持過辛亥革命的日本人士白浪滔天(宮崎寅藏)親臨長沙,參加黃興改葬的葬禮。毛澤東和蕭植蕃(即蕭三)得這個消息後,”特地給宮崎寫了這封信,表達上門“聆取宏教”的願望。

據回憶,當時,“凡屬長沙城裏比較有學問的人,或者有時從外面來了有名的學者,毛澤東常趁星期天去訪問,向他們請教一些問題。雖然那些人並不認識這個師範的窮學生,也不一定高興接待這個年輕的不速之客,但是他從不計較這些,只圖達到求學的目的。”這就是尋求學問的毛澤東。

至於那一次白浪滔天是否見了他們,毛澤東自己沒有說。有人說,不僅見了,而且慨然應允到一師講演……但另有一種說法:1979年5月31日,省政協的毛注青編著《黃興年譜》,爲此特意給蕭三去信覈實情況。蕭三回信說:“宮崎在葬黃興時到了長沙,故我們請見他,但沒有見面。”

這封信是怎麼“回”到中國的?自然還有故事。一個細節是,1951年五一節,毛澤東與應邀來華的宮崎寅藏的兒子宮崎龍介,在天安門城樓上相見,毛澤東還提到了這封信。

5

足印:工人夜學 親密接觸下層

在青年毛澤東紀念館的北側,有一個平房羣落,甬門旁掛有一塊“工人夜學”的牌子。據紀念館宣傳科科長張靚介紹,這裏就是當年工人夜學的校舍,但牌子上的字是“毛體”拼起來的。

1917年上期,一師曾經辦過一次夜學,但沒能堅持下去。下期當上校友會總務的毛澤東面臨一個問題“這學期還辦不辦?由誰來辦?毛澤東認爲,辦夜學是學校同社會聯繫的重要途徑,應該辦下去,而且要辦好”。代校長、學監主任方維夏支持毛澤東的意見。於是,我們看到了毛澤東親自撰寫的這張廣告——

列位工人來聽我們說幾句白話:列位最不便利的是什麼?就是俗話說的:講了寫不得,寫了認不得,有數算不得。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勞動又無人教授,如何才能寫得幾個字,算幾筆數呢?現今有個最好的法子,就是我們第一師範辦了一個夜校,今年上半年學生很多,列位中想有聽到過的。這個夜校專爲列位工人設的……教的是寫信、算賬,都是列位時刻要的。講義歸我們發給,並不要錢。夜間上課又於列位工作並無妨礙。若是要求求學的,請趕快於一禮拜內到師範的號房報名……

這則廣告先託警察貼到街頭,並沒收到預期效果,只有9個工人來報名。毛澤東召集同學們分析原因。最後弄明白:上學不要錢,工人覺得不會有這樣的好事;不識字的人本來就不會去看街上的廣告;讓警察去貼廣告,人們有懼怕心理。找到原因後,毛澤東和同學們又帶着廣告,分頭到工人宿舍區和貧民區,邊分發邊宣傳,細細解釋。5天后,就有一百多人報名。毛澤東把這次活動的過程寫進了《夜學日誌》,說工人要求入學的心情,“如嗷嗷待哺也”,他們分發廣告時,“大受彼等之歡迎,爭相詰問,鹹曰‘讀夜書去!’”於是,毛澤東有了對做下層羣衆工作的最初體會:非做得周密細緻不可。

夏遠生《毛澤東的三湘情結》如此評價毛澤東創辦工人夜學之事:“是出身農家的毛澤東第一次廣泛接觸工人羣衆,促進了相互認識和交流”;“在夜學的宣傳、創辦和教學實踐中,毛澤東取得了與工人聯繫和交往的感情經驗”;1920年,毛澤東又通過開辦工人夜校傳播馬列主義學說,培養工人骨幹,爲建黨時期發動和領導工人運動提供了寶貴經驗。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其實,毛澤東在一師以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以天下爲己任。”

鏈接

一師5年“大背景”

1、1914年春,四師合併於一師,毛澤東進一師重讀預科半年。

2、1914年9月1日,孫中山等發表宣言,宣佈中華革命黨成立。

3、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5月7日,日本發出最後通牒。48小時後,袁世凱政府除第5條要求“容日後協商”外,其餘竟全部接受。

4、同年9月15日,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創刊。

5、同年12月13日,袁世凱接受百官朝賀,準備當皇帝。12月26日,蔡鍔等在雲南成立護國軍,打響反覆闢第一槍。

6、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在全國的反對下,申令撤銷承認帝位案。6月6日,袁世凱病卒。

7、1917年8月14日,在第一次世界已經打了3年之際,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對德(同盟國之一)宣戰,藉機擴充皖系勢力、消除異己,夢想實現“武力統一”;西南軍閥借“護法”對抗段祺瑞的“武力統一”,出於利用孫中山的威望的目的而表示願與他合作。

8、同年8月25日,孫中山召集“非常國會”;9月1日,通電全國宣佈段祺瑞爲民國叛逆,否認北京政府的合法地位,誓師北上,發動了護法戰爭;9月10日,在廣州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

9、同年11月7日,俄國發生十月革命。

10、1918年6月,毛澤東一師畢業。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文熱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