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來,有人根據史料發現,二百多年前,英國海盜安遜曾在這個小島埋藏了846箱黃金和大量的寶藏。後來,在西班牙當局窮追不捨的追捕之下,安遜回到魯濱孫·克魯索島隱藏起來。

魯濱孫·克魯索島

 

魯濱孫·克魯索島

魯濱孫·克魯索島又叫魯濱孫漂流島,位於智利海港瓦爾帕萊索以西670公里的南太平洋上,是胡安·費爾南德斯羣島中的第一大島。它原名馬薩蒂埃拉島,後來以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著名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中主人公魯濱孫的名字重新命名。

 

1547年11月22日,西班牙船長鬍安·費爾南德斯在途經太平洋時發現了一個海上火山島。他根據天主教曆法,把這個小島命名爲“聖·塞西莉亞”。1704年,一艘名爲“五港號”的船到南太平洋進行私人考察,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因與船長髮生糾紛,被趕上該島。他帶着一支獵槍、一把匕首、一把斧頭、一磅火藥、一些菸草和一本《聖經》,憑藉驚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本能,孤身一人生活了四年零四個月。英國記者丹尼爾·笛福據此寫成著名的《魯濱孫漂流記》。塞爾柯克獨居的小島因此得名“魯濱孫·克魯索島”。他居住的山洞,後來被稱做“魯濱孫山洞”。這個深達九米的山洞至今猶存。

 

從1940年開始,魯濱孫·克魯索島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一批又一批尋寶者帶着大量的古代文獻資料和現代化的開採工具來到這個小島,開始在島上各處日夜不停地挖掘。

 

原來,有人根據史料發現,二百多年前,英國海盜安遜曾在這個小島埋藏了846箱黃金和大量的寶藏。

 

喬治·安遜是一位被英國女王加封的勳爵,但他同時又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海盜。1774年,英國海軍部委託這名海盜去掠奪非洲南部西班牙帆船和殖民地上的財物。安遜把魯濱孫·克魯索島作爲大本營和避難所,每次出海都是從魯濱孫·克魯索島出發。

 

一次,安遜掠奪了一艘西班牙運寶商船。據說,他那次共搶得846箱黃金和寶石,總價值高達10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爲巨大的一筆海盜財寶。後來,在西班牙當局窮追不捨的追捕之下,安遜回到魯濱孫·克魯索島隱藏起來。最終,他打定主意,把這批黃金埋藏起來。於是,安遜趁夜間將寶藏埋藏在一個洞穴裏,並在羊皮紙上詳細記錄了洞穴周圍的環境、沿途的各種地形地貌特徵,決定以後一旦時機成熟就來島上挖掘寶藏。

 

後來,由於“戰績”顯赫,安遜被英國女王封爲勳爵。礙於冠冕堂皇的身份,安遜沒有機會再到魯濱孫·克魯索島來尋找那批黃金,只能玩味着那張他當年畫下的藏寶圖。

 

1940年,這個小島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一批又一批各種身份的尋寶者帶着不知從哪得來的大量的文獻和史料來到魯濱孫·克魯索島,開始搜尋那裏的每一寸土地,日夜不停地挖掘。然而,經過幾年折騰之後,這些人全都兩手空空地離開了。

 

到了20世紀80年代,魯濱孫·克魯索島上的一場瓢潑大雨再次點燃起尋寶者熱情的火焰。原來,大雨在島上造成了泥石流。雨過天晴之後,有人在山谷中意外發現了很多裸露在外的銀條和幾粒紅寶石。於是,人們立刻聯想到是大雨把安遜當年埋藏的寶藏從高處沖刷出來又散落在山谷裏。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大批尋寶者再次來到這個小島。但是,他們又一次失望而歸。

 

20世紀90年代,一位荷蘭裔的美國人貝爾納得·凱澤對安遜當年埋藏的黃金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從島上的居民那裏獲得了有關“安遜黃金”的信息,便立即開始搜尋,並自稱找到了當年埋寶的深達七米的藏寶洞的確切地點。

 

智利政府有關部門也很快得到這個消息,並立即發表聲明,稱這個島屬於智利領土,沒有智利政府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挖掘寶藏。隨後,貝爾納得·凱澤與智利政府達成協議,假如他找到那846箱黃金,所得寶藏的75%歸智利政府及魯濱孫·克魯索島上的居民,剩餘的25%歸他自己所有。然而,貝爾納得·凱澤動用了各種現代化的挖掘工具在島上晝夜不停地挖掘,收穫的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最後只好宣佈放棄。智利政府等待的利潤分成也成了泡影。

 

當然,貝爾納得·凱澤走了,並不等於別的尋寶者不來。可以確信,在以後的歲月中,只要傳說中安遜的那846箱黃金不見天日,魯濱孫·克魯索島就永遠無法安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