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政府認爲,當時中國方面所公佈的《田中奏摺》從內容到形式均存在許多錯誤,不符合日本書寫和呈送奏摺的慣例。首先,《田中奏摺》書寫形式不符合日本慣例。

田中奏摺

 

田中奏摺

《田中奏摺》據稱由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給昭和天皇的祕密奏章,不過該奏摺在多年後,現已被很多學者認爲是虛構而不存在的。被認爲日文原本的《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實際上是由參謀本部鈴木貞一少佐應外務省次官森恪寫的一個關於對中國問題的備忘錄。

 

《田中奏摺》一經披露,立即引起世界範圍的譁然和震動,各國輿論紛紛表示驚訝和譴責,中國各地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抗日浪潮席捲全國。

 

日本當局立即否認有此奏摺,並對外一致聲稱《田中奏摺》爲僞造之物,旨在污衊大日本帝國。日本當局許多的當事人還先後出面發表談話,聲稱從未見過此奏摺。日本的學者也跟着推波助瀾,叫囂《田中奏摺》純屬僞造。

 

日本方面否認的理由依據主要是:

 

首先,《田中奏摺》書寫形式不符合日本慣例。

 

日本政府認爲,當時中國方面所公佈的《田中奏摺》從內容到形式均存在許多錯誤,不符合日本書寫和呈送奏摺的慣例。從上奏的形式上來說,奏摺一般不寫收件人的姓名,而是通過宮內大臣向上呈遞的。但這個奏摺不僅寫了收件人,而且寫的是宮內大臣。

 

其次,奏摺內容存在失實、錯訛之處。

 

日本政府還指出,奏摺內容有失實、錯訛之處。如:奏摺裏提到山縣有朋參加瞭解決有關《華盛頓九國公約》的對策會議,但1922年2月6日締結此條約時,山縣有朋早在五天前就死去了;奏摺說這個時期田中義一被派到歐美去了,實際上他去的是菲律賓;在奏摺裏有“福岡師團”的稱謂,但事實上在福岡並沒有師團;吉梅線的竣工日期是1929年5月間的事情,而1927年7月寫成的奏摺,卻說它已經竣工了;奏摺中還使用了“帝國主義”等不相稱的用語。

 

那麼,《田中奏摺》到底是真是假呢?既然它是田中義一遞給天皇的祕密奏摺,中國方面又是如何得知確切內容的呢?這就不能不談到田中奏摺事件的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在日本親手抄錄《田中奏摺》的當事人蔡智堪,另一個是得到《田中奏摺》抄本並加以翻譯和發表的當事人王家楨。

 

蔡智堪,中國臺灣人,曾經旅居日本多年。正是他通過當時任日本宮內大臣的牧野伸顯的幫助,扮作補冊工人進入皇室書庫,得以將《田中奏摺》抄錄帶出,並親自趕赴瀋陽交給時任張學良祕書的王家楨。王家楨將其翻譯後,未敢擅自向外界公佈,而是將它交給當時的中國外長王正廷,最終得以讓《田中奏摺》曝光。

 

如果說《田中奏摺》是僞作,那爲何日本政府在《田中奏摺》公開的第二天,就將當時書庫的官員全部免職,蔡智堪也遭到拘捕,身陷囹圄,財產損失殆盡。而日本自1927年以後採取的一系列侵略擴張行爲,則與《田中奏摺》中所作的戰略規劃如出一轍,沒有絲毫偏差。這又作何解釋呢?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關於《田中奏摺》真僞的爭論一直沒有間斷過。其實,無論日本承認與否,歷史已經有力地證明了日本帝國主義者想要征服中國乃至稱霸全世界的狼子野心。即使在歷史上真的從未出現過《田中奏摺》一事,也不能改寫日本帝國主義的罪惡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