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這位好友的到來並沒有使梵高達到預想的目的,兩人創作理念差異很大,時常發生爭辯,直至吵得不可開交。後來,梵高邂逅了一位年齡比他稍大的寡婦,並愛上了她,但這段愛情還是無果而終。

梵高

 

梵高

梵高堪稱世界藝術巨擘,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家,一生潦倒。就在他藝術上即將達到輝煌的巔峯時,上帝似乎與他開了一個讓世人難以接受的玩笑,藝術家飲彈自盡。

 

關於他的抑鬱症,在美國版的電影《梵高傳》中演繹的很好。梵高在田野裏面畫畫,那種突如其來的感覺湧上心頭,他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抱着頭撞樹,拼命用手揮舞驅趕天空中的烏鴉,甚至割下自己的耳朵。抑鬱不僅僅是鬱悶,而是一種無法言表的感覺,那種感覺讓人渴望用折磨自己的肉體來緩解心靈的壓抑。疼痛是一種釋放。

 

感情的失敗者

 

“愛情”這個神聖的字眼,也許是生命的靈魂。梵高的英年早逝正和他追求的愛情息息相關,梵高在愛情上無疑是個失敗者,在女人面前得到的多是憂愁和哀傷。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總遊移在痛苦的愛情和青樓之間。失敗的愛情,經常使他無法自拔,這也許是他終生未娶的重要原因。梵高16歲時曾在海牙的一個美術商行當小職員,深得老闆賞識和重用,被派往英國擔當重任。在倫敦,他喜歡上了房東的女兒厄休拉,可小姑娘對梵高冷眼相待,毫不理睬。梵高的初戀就這樣有始無終,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後來,梵高邂逅了一位年齡比他稍大的寡婦,並愛上了她,但這段愛情還是無果而終。再後來梵高愛上一個遭人遺棄的妓女,在家人的激烈反對下,這對苦命鴛鴦不得不分開。後來,梵高搬到巴黎近郊小鎮奧維爾居住,在這裏認識了醫生加歇的女兒瑪格麗特,兩人一見鍾情。梵高的這次求愛同樣遭到了瑪格麗特父親的激烈反對。一次次的愛情遭遇,一次次的棒打鴛鴦散,使這個善良的小夥子一度消沉,難以自拔。

 

友誼的破裂

 

梵高與高更因對繪畫的狂熱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亞爾時,爲了迎接即將到訪的好友高更,梵高畫了很多向日葵,希望用來點綴高更的臨時住所。然而事與願違,這兩個藝術巨擘的友誼最終在亞爾畫上了句號。

 

梵高滿懷憧憬,邀請高更來到亞爾,希望聯手組建一個南方畫室,創建一個印象派畫家共同創作的理想國。然而,這位好友的到來並沒有使梵高達到預想的目的,兩人創作理念差異很大,時常發生爭辯,直至吵得不可開交。最嚴重的一次,梵高表現得異常激烈,失去了理智,竟然瘋狂地割下了自己的左耳,之後他被送入精神病院。

 

出院的梵高遷居到美麗的瓦茲河畔,這裏秀美的風景使他產生了很多靈感。他的藝術之花在這裏得到了最美麗的綻放,創作達到了巔峯,在70天裏,他平均每天創作一幅畫。《麥田上的烏鴉》是梵高的最後一幅作品:灰藍色的天空下,黑色烏鴉成羣結隊地盤旋,筆觸看似毫無章法,一種不祥的氣氛被渲染得淋漓盡致。正是在他作畫的那塊麥田裏,梵高用手槍把自己擊倒了,當他蹣跚着回到家,好友高更力勸他去醫院治療時,他拒絕了,慘然地說道:“我不想再給自己一次自殺的機會。”

 

“悲傷將永恆。”梵高,這個藝術史上的先鋒,這句遺言很值得後人咀嚼回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