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古學家通過考證得知,古代印度的多姆人早在公元4世紀就以愛好音樂與占卜著稱。由於15世紀時歐洲人對於流浪到他們那裏的異鄉人不太瞭解,誤以爲他們來自埃及,所以就稱他們爲“埃及人”,慢慢就變成了“吉卜賽人”。

吉卜賽人

 

吉卜賽人

吉卜賽人的足跡遍及歐洲、亞洲、美洲、北非和大洋洲各國。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爾幹成爲吉卜賽人最爲集中的地區。在巴爾幹各國的大小城市,吉卜賽人無處不在。前南斯拉夫甚至有“沒有吉卜賽人就不能稱做城鎮”的諺語。

 

吉卜賽人爲什麼四處流浪?何處是他們的故土?爲了揭開這個謎底,幾個世紀以來,各國學者深入吉卜賽人住地,蒐集資料,進行探討。但由於原始數據匱乏,謎底難以揭曉,長期以來,學者們各執己見,無法達成共識。

 

有人從人種上來看,吉卜賽人顴骨高起,黃色皮膚,黑色瞳孔毛髮,頗似東亞地區的人。因此,德國北部及北歐諸國,以爲他們是韃靼或蒙古人;法國人在稱他們爲吉卜賽人的同時,又叫他們是波希米亞人,認爲他們來自波希米亞(捷克西部地區舊稱);西班牙除稱他們爲吉卜賽人、波希米亞人外,還稱他們爲茨岡人或希臘人,理由是他們可能來自希臘;俄羅斯也稱吉卜賽人爲茨岡人。總之,吉卜賽人有許許多多的名稱,但這些名稱都是其他民族強加的。而且他們根據主觀臆斷確定了吉卜賽人的族源,但這些是不可靠的。

 

英國學者從“吉卜賽”(Gypsy )一語來推斷,認爲吉卜賽人源自埃及,因爲在英語中,“吉卜賽”含有“從埃及來的”的意思。但是,吉卜賽這個名字本身就是錯誤的。由於15世紀時歐洲人對於流浪到他們那裏的異鄉人不太瞭解,誤以爲他們來自埃及,所以就稱他們爲“埃及人”,慢慢就變成了“吉卜賽人”。吉卜賽人自稱羅姆人(Rom),這個名字在吉卜賽人的語言中,原意是“人”的意思。

 

兩位德國學者魯迪格與格雷爾曼,以及英國學者雅各布·布賴恩,他們都是語言學家。這三位專家在18世紀80年代通過對吉卜賽人方言的研究,發現其中很多詞彙與印度的梵文極爲相似,也與印度語族的印地語十分相似,因而推斷吉卜賽人的祖籍在印度。後來,各國學者通過對吉卜賽人的語言的研究,得出結論:吉卜賽人的語言源自印度;吉卜賽人的發源地是在印度,他們的祖先是早就居住在北印度的多姆人。

 

考古學家通過考證得知,古代印度的多姆人早在公元4世紀就以愛好音樂與占卜著稱。他們中有些人能歌善舞,常以賣藝謀生,闖蕩江湖。雖然個別技藝高超者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青睞,但多數人仍從事諸如更夫、清道夫等職業,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視,不許他們與外族人通婚。據說,有些地方的多姆人,爲了適應各地的生活條件,能講兩三國語言,並有冶煉和製造金屬器皿的技藝。多姆人在歷史上往往同冶煉和製造金屬器皿聯繫在一起,這一技藝傳給了他們的後裔吉卜賽人。通過對多姆人的習俗、文化和歷史的研究,考古學家得出這樣的結論:古代多姆人是吉卜賽人的祖先。

 

考古學家經過推斷認爲,吉卜賽人在10世紀左右離開印度,11世紀到波斯,14世紀初到東南歐,15世紀到西歐。到20世紀下半葉,吉卜賽人的蹤跡已遍佈北美和南美,併到達澳大利亞,逐漸成爲世界聞名的流浪民族。

 

當然,有支持就有反對。目前,還有許多人不支持吉卜賽人是印度多姆人的後裔之說。到底何處是吉普賽人的故鄉,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