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我的母親告訴我:在我幼小的時候,人家把肉類放入我的口裏,我就立刻吐出來。

當時她有一種見解,以爲食肉可以幫助我的發育。許多母親都是如此的想法,因此,她設法使我養成喜歡食肉的習慣。

但是這五十年來,我總是素食,所有禽獸魚肉等類,概不沾口。

在我執行醫生業務時,我必對病人說出他患病的原由、怎麼樣來醫治,並且要他們如何如何地合作,這樣他們就會安心去做了。我想,許多人做事也是如此。

現在,我將自己之所以成爲素食者的理由和讀者談一談。我相信,諸位一經明白素食的道理,必定像我一樣喜歡素食的。

素食可以延長壽命

因爲現今世界正是多事之年,我很希望我能活得長壽,可以親眼見到將來的日子;雖然我現在已屆古稀之年,但我願多活一天,我就可以替病人多服務一天。

有些病人與我同年齡的,多數早已退休了,這班病人之所以退休的原因,就是不懂得養生之道;一旦覺得精力不夠時,就不得不退休了。

因此,我很想告訴他們這個養生的方法,增進他們的健康,就不會有過早退休這一回事。

我對於養生之道的闡發,是根據科學研究,加上我幾十年來臨牀經驗,深信一定無誤。

假使我以前一向是食肉的話,到今天要想繼續我的醫務,一定不可能;因爲,一個醫生要思維清楚、體力耐勞、神經健全,纔可以愉快地勝任(醫務工作)。

肉食易引起“疲倦”、“早衰”兩種病態

此種衰老的狀態,因人而異,有一次我去一間旅館檢查十個人的體格,有一個人年約四十,其餘皆五十左右,他們同在一福利機關任事,皆因身體衰老而不堪任職!

以彼之年未老先衰,無疑地,好喫煙酒是其中一個原因,但食肉的影響也很大,這點是不容忽視的。

身體是由千千萬萬個細胞所構成,每個細胞都有吸收營養物、氧氣與排泄廢物的功能;如果這種機能遭受傷害,細胞就會退化衰弱,同時靠着細胞所構造的各種器官,亦會隨之退化衰弱。

諾貝爾獎金得獎人——亞力士卡理羅博士(Dr.Alexis Carrel)早已認識到,如果要檢驗體內細胞各器官是否衰老,只須查驗細胞供給營養與排泄廢物的功能,就可瞭然。果然,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生命的長短,全賴細胞的功用如何而定,這個道理卡博士早已給我們證實了!所以,我們如果常常把細胞的廢物排去,又將細胞的營養補充無缺,我們的壽命就可以達到很長的年齡。反過來說,如果細胞裏的液體常是充滿廢物,壽命當然減短!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

時至今日21世紀,人類的物質生活更加“富足”到了歷史巔峯,但人的體質卻“一代不如一代”、嚴重衰退了,早老、早衰、夭折、橫死者越來越多,壽命還在繼續“壓縮”中。東西方的經典記載,可以互相參照印證。

我們有一個很普通的觀念,以爲今日要做一件辛苦的工作,要耐勞的,非食大塊牛排不可。我現在略舉數事,證明這個思想是錯誤的:

數年前,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菲沙博士(Dr.Irving Fisher)指出:素食的新運動員與校內精選的運動員對抗,雖然前者(素食者)未經訓練,但其耐久力勝過後者(肉食者)兩倍有餘!

約翰·威斯慕拉(Johnney Weismuller)是一個世界馳名的游泳冠軍,連續破世界新記錄56次!

隨後五年,因年事稍長未能再創新記錄。從此後,他開始奉行素食。

有一次,他參加一間療養院游泳池開幕典禮,這時他在新池表演身手,竟獲六個新記錄的偉大成績。

他之所以有此驚人之舉,是因爲他在練習期間戒絕肉食,所有食物都是他自己選擇營養豐富的蔬菜,所以他精力充沛,遠勝昔日肉食的時候。

奧林匹克世運游泳冠軍茂林羅斯(Murray Rose)也是素食的游泳家,不但泳術名震寰球,而其素食習慣亦爲世所共知。

羅斯自兩歲開始素食,從未間斷,根據體育界中人言:“羅斯游泳不但速度驚人,耐久力特強,而且每次比賽時最後關頭速度加倍。”

羅斯具此體力,若非素食,何能致此!

當我們知道食肉的危險,就不會食肉了

動物活着的時候,自然會將體內的廢物排泄出來,但是一經宰割,廢物就積存體內;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人食其肉,就等於把畜類的廢物加入自己體內。

尿酸,是最明顯的肉類廢物,每磅牛排含有十四格蘭姆尿酸;細胞浸在廢物裏,新陳代謝的功能就會退化衰弱,使人感到疲倦,有未老先衰的病態。

美國安亞波大學教授紐柏博士(Dr.L.H.Newburg),在一個實驗中指出:喫肉佔食品中百分之二十五的一隻老鼠,會比喫普通食品的老鼠看起來的肥大,但經過數月之後,它的腎部會遭受很嚴重的損壞。

畜類,常患着如人類普通遭遇的疾病。

我的女祕書對我說過一件事實,她的丈夫在一牛奶公司做管工,曾經有四頭牛疑患白血病,其中一頭牛曾經獸醫檢查證實後,四小時內即斃命;當時該獸醫提議,即將患病未死之三隻牛送到市場宰殺出售其肉。

以我所知,市場賤售的牛,都是不會生產牛奶的牛,若不售去,只有丟棄或作肥料而已。

還有的情況是,眼患癌病的牛,仍然被人擠奶,直至眼盲爲止。

按政府規定,這些患癌疾的牛,身體別的地方尚未見到染着癌症的跡象時,得以在市場出售。

從這些事實來看,無怪克羅博士有一次在素餐席上這樣說:“我們進素食時,無須顧慮所食的東西因何病而死,這是多麼快樂的事呢!”

畜類會患種種疾病,所以市場出售的肉類,也會帶着種種病菌,這一點,沒有人會比肉類檢查員知道得更清楚。

最近有位朋友告訴我,他的妻子有一回赴宴會,她因食素,只點了一盤蔬菜,座旁一位陌生男子,前面亦一盤蔬菜。

這位男子問她道:“請問太太是素食家嗎?”

婦人答道:“正是。先生亦是嗎?”

那人回答:“不是,我是肉類檢查員,明白肉類帶有病菌,因此不敢喫肉。”

談到家禽情形,也是非常可怕的。

有次,我應中央政府邀請,搭飛機到密芝根州蘭生東部(East Lansing Michegan)視察一項計劃,此計劃是政府發動的,由二十五間省立大學代表一起研究如何防止雞瘟,因爲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此病給予全國禽業很大的威脅。

據我所知,禽類所染的癌疾,最普通的是癌性腫瘤,還有一種是傳染癌病;凡染着這種癌病的家禽,在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並會活到很正常的壽命,它隨時會將癌疾傳染給同類。

對這一類患癌疾的家禽檢查,很不容易,檢查員很少會將每隻患病的家禽挑揀出來禁止出售!

“不食肉”這個問題大家以爲很難,其實很容易辦到,只把穀類及硬果配合起來,便能製成味道很好的素菜,大可滿足那些愛好肉味的人。

營養學的權威,哈佛大學佛德烈史博士(Dr.Fredrick Stare)給我的信說道:“硬殼果、穀類、豆類、蔬菜等,營養豐富,並不少於肉類,有此素食,何復他求!”

福音大學醫學院有一個食品試驗,證明上述的素食品營養充足,作爲肉類的替代品,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用餐時,常準備好幾種美味可口的素食,所以,我從來沒有想到要食肉。

事實上,由於多年來在試驗室研究畜類的種種疾病,和臨牀見到病人的疾病,很多是因食肉而引起,使我食素的心更爲堅決,深信終此餘生再不會食肉了。

約翰哈金醫科大學麥柯林博士(Dr.E.V.Mecollum),爲營養學的權威,他曾經說過:“任何人願意廢去肉食,獲益甚大。”

我非常同意他的意見,所以盡力提倡素食,減少人們的病苦,可惜一般人不聽話,受苦怪誰呢?

作者|奧雲柏列博士

素材來源|美國《人生與健康》雜誌

摘自:禪者Change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