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在《他欺騙了全世界:希特勒死亡之謎》一書中摘錄了有關文件和親歷者的回憶錄,列舉了多位證人的證言,公開了大量美國聯邦調查局解密文件,從而證實希特勒並沒有在1945年自殺身亡,比如書中提供了一份德國機密文件,它表明有一批人於1945年4月26日(納粹元首所謂的自殺的四天前)乘坐飛機撤離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該文件上所列的乘客名字中包括了元首(希特勒)、希特勒的情婦愛娃•布勞恩、希特勒的私人祕書馬丁•鮑曼、黨衛軍中將繆勒等。當研究那段險象環生的歷史時,人們會驚異地發現,蘇聯人在攻佔柏林後,試圖找到希特勒,哪怕是他的屍體,但他們卻感到一片茫然——希特勒可能在蘇聯士兵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蘇聯將領們甚是失望。

  過去,我們一直會認爲,1945年4月,當蘇聯紅軍攻陷柏林時,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於 30 日 15 點 30 分在地堡中的一個密室內朝自己的頭部開了一槍,自殺了……

  希特勒自殺的故事,被一遍遍地重複,似乎成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當研究那段險象環生的歷史時,人們會驚異地發現,蘇聯人在攻佔柏林後,試圖找到希特勒,哪怕是他的屍體,但他們卻感到一片茫然——希特勒可能在蘇聯士兵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蘇聯將領們甚是失望。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不僅在當時,甚至一直到1953年去世也不相信希特勒真的死了。在這起被官方定性爲自殺而永遠塵封的事件中,其實時至今日都沒有人掌握哪怕最基本的能夠證明希特勒已經死亡的證據。我們不得不運用修正主義的眼光來看待發生在1945年4月30日之後的種種事實。

  如今,阿根廷著名記者、作家、檔案學家,《他欺騙了全世界:希特勒死亡之謎》一書的作者阿貝爾•巴斯蒂經過長期研究關於希特勒逃亡的歷史,以充分的舉證、翔實的史料對希特勒的死亡真相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獨到見解。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知曉同盟國的核心祕密:“二戰”期間,納粹和美國曾共同實施驅逐共產主義的戰略。事實上,如果德國和同盟國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希特勒的逃亡就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結果了。“如果我活着,那麼蘇聯、美國和英國之間永遠不會有衝突。他們會爲消滅我而團結在一起。然而如果我死了,它們就再也不可能保持一致了,矛盾就會紛至沓來。而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我必須活着,繼續領導德國人,帶領他們從失敗中重新振作,並取得最後的勝利。如果大家都認爲我死了,那麼德國只能幻想勝利了。”(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地堡中,《時代》,1945 年 5 月 28 日)如果我們知道當年的幾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最高元首已經形成了一個反對共產主義的勢力圈,而且希特勒是其中一個毋庸置疑的領袖,那麼要挽救他的生命就是必然的了,他的逃亡也就不那麼難以理解了。

  另外,希特勒與美國的商人和銀行家們簽訂了很多重要的金融、經濟合約,這爲一批人帶來了鉅額財富,而這些人在“二戰”前後都一直支持希特勒,比如通用汽車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顯而易見的是,在這一背景下,希特勒是這個錯綜複雜的利益網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希特勒有可能已經逃亡了嗎? 1945 年 4 月在柏林的地堡中,在希特勒不着一絲痕跡地永遠消失於世界舞臺之前,那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他自殺的故事有可能只是一場大型的“戲劇表演”嗎?那些所謂的敵對者們是否早已訂立了合約,併爲希特勒出逃製造了各種便利?如果他真的逃走了,他究竟藏在哪裏?如果歷史已經接受希特勒和愛娃已經自殺的事實,那麼,真相又是如何被掩蓋的呢?

  這些疑問已經有答案了。爲了解開這個二十世紀最匪夷所思的歷史謎團,阿貝爾•巴斯蒂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新的材料、證據和檔案。他在《他欺騙了全世界:希特勒死亡之謎》一書中摘錄了有關文件和親歷者的回憶錄,列舉了多位證人的證言,公開了大量美國聯邦調查局解密文件,從而證實希特勒並沒有在1945年自殺身亡,比如書中提供了一份德國機密文件,它表明有一批人於1945年4月26日(納粹元首所謂的自殺的四天前)乘坐飛機撤離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該文件上所列的乘客名字中包括了元首(希特勒)、希特勒的情婦愛娃•布勞恩、希特勒的私人祕書馬丁•鮑曼、黨衛軍中將繆勒等。同時他把觸角伸向了官方經常回避的角落——這些年來在另一種環境下滋生的納粹主義,爲的是讓當年這個複雜的、精心策劃的逃亡的所有證據浮出水面,而這一逃亡爲希特勒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結局:平靜安逸,遠離了“舞臺”中心,躲避了審判和懲罰……

  本書中很多章節的描寫與論述會顛覆您的歷史常識,比如“一場大騙局”、“另一個希特勒”、“流亡之旅”、“那些死去的希特勒們”、“希特勒的逃亡”……本書作者以通俗流暢的文字,將這部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版的揭祕希特勒死亡真相的圖書呈現給廣大讀者。

  通過本書提供的證據我們會看到,出於政治或經濟利益的考慮,希特勒註定會在他人的庇護之下逃亡。因此,實際上,1945年,希特勒並沒有在柏林的地堡中自殺身亡。他假死的鬧劇和其後的逃亡,構成了“二戰”歷史上一段“精彩”的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