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国末期,有个叫吕不韦的商人,其实他是卫国人,他在赵国经商人,遇到一个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这个异人是秦朝某个妾生的儿子,没什么地位,便送来赵国做人质,此时,吕不韦看中了这个年轻人的潜力,便打算投资政治势力,他去了趟秦国,说服当时的当权者,把异人改名为子楚,接回国后,作为国君的接班人。由于嬴政年龄尚小,秦国的行政大权都落在了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但是朝中的大臣都暗地里看不起这个商人出身的相国,毕竟当时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提到一字千金,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让趣爸爸给大家讲讲一字千金的故事吧!这是关于秦国吕不韦的小故事呢。

战国末期,有个叫吕不韦的商人,其实他是卫国人,他在赵国经商人,遇到一个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这个异人是秦朝某个妾生的儿子,没什么地位,便送来赵国做人质,此时,吕不韦看中了这个年轻人的潜力,便打算投资政治势力,他去了趟秦国,说服当时的当权者,把异人改名为子楚,接回国后,作为国君的接班人。吕不韦不断的资助子楚,还把自己的爱妾赵姬献给子楚,后来子楚回到秦国真的当了秦王,也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便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但是,没过多久,秦庄襄王就驾崩了,王位由十三岁的儿子嬴政继承,嬴政是赵姬所生,吕不韦便辅佐这个年轻的皇帝(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由于之前吕不韦资助过秦庄襄王,功劳不小,连嬴政都要尊称他为仲父。

由于嬴政年龄尚小,秦国的行政大权都落在了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但是朝中的大臣都暗地里看不起这个商人出身的相国,毕竟当时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吕不韦又想提升自己的威望,急于想一个办法。

正好当时盛行养士之风,便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团,为他出谋划策,当时有个门客提议,之前孔子写过一部著作叫做《春秋》,孙武写过《孙子兵法》,个人的威望都提高了,相国可以写一部著作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吕不韦欣然同意了,后来,门客们把多年来苦心钻研的见解和心得,包含了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治理人世等等全部用文字记载下来,整理成书,题名为《吕氏春秋》,吕不韦非常的高兴。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或者治学的严谨,他便把《吕氏春秋》公布在了当时的首都咸阳,供万人提意见,如果有人能增加一个字或者删减一个字,就赏一千金。

然而没有人敢去提意见,尚且不说这一千金,恐怕连自己的小命也不保了,谁不知道吕不韦权势熏天啊!

后来人们便把这个事情引申为“一字千金”,形容著作极高的价值。比如一个作家写了一片文章,我们可以形容他的文章“一字千金”,明白了吗?

关注公众号【趣爸爸】ID:qubaba365,或www.qubaba.net,还有更多有意思的故事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