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孩子都玩啥?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古代的孩子们都玩啥?

古代的孩子都有什么玩具?

古代的玩具市场是什么样子的?

别的朝代不说,就说宋代的儿童吧,不光爱玩,还很会玩呢。

选官图、檐前乐、粘竿、风幡、绢孩儿、符袋儿、弹弓、箭翎、鹁鸽铃、风筝、象棋、竹猫儿、行娇惜、宜娘子、秋千稠糖、葫芦、火斋郎果子、吹糖、糕粉孩儿鸟兽、像生花朵、黄胖儿、麻婆子、桥儿、棒槌儿、影戏线索、傀儡儿、杖头傀儡、宜男竹作、锡小筵席、杂彩旗儿、单皮鼓、大小采莲船、番鼓儿、大扁鼓、道扇儿、耍三郎、花篮儿、一竹竿、竹马儿、小龙船、糖狮儿、打马图、闹竹竿……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扑枣图》

公元十世纪的宋朝,真是玩具的“黄金时代”。

不仅“玩具”这一专有名词出现了:南宋《梦粱录》中载,杭州人家给孩子“抓周”,物件中就有玩具,“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而且,玩具的生产和销售规模都是空前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玩具市场最兴旺。

在宋朝每年的“玩具节”,也就是七夕乞巧节这一天,各种奇巧的小玩具都会上市,根据《东京梦华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都是当时著名的玩具一条街。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北宋 苏汉臣 货郎图

制售玩具也已成宋朝手工艺人的谋生手段和发财之道——宋朝第一次出现了走街串巷的货郎,他们挑着杂货担,摇着拨浪鼓,游走于乡里、市镇、街巷,大声吆喝着,贩卖各种零碎家用及儿童玩具。“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散糖果子之类,谓之‘把街’。”

从当时最擅长画“货郎图”的画家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中可一窥究竟:图中货郎贩卖的商品,除了日用杂货与时蔬酒果之外,最多的就是儿童玩具了,“可辨识者有如下诸种:小鸟、鸟笼、拨浪鼓、小竹篓、香包、不倒翁、泥人、小炉灶、小壶、小罐、小瓶、小碗、六角风车、雉鸡翎、小鼓、纸旗、小花篮、小笊篱、竹笛、竹箫、铃铛、八卦盘、六环刀、竹蛇、面具、小灯笼、鸟形风筝、瓦片风筝、风筝桄、小竹椅、拍板、长柄棒槌、单柄小瓶、噗噗噔等等”。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李嵩《市担婴戏图》。

那宋朝的家长在玩具节如何给孩子选玩具呢?

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婴幼儿,家长更倾向于声响类玩具,比如“拨浪鼓”、“哨子”、“竹喇叭”、“噗噗噔”。 拨浪鼓是一种装有手柄的小鼓,鼓两侧缀有弹丸,转动鼓柄,便能甩动弹丸,击打鼓面,发出声响来。由于摇动拨浪鼓可以发出特殊的声响,过去货郎走街串巷时一般都会拿着它边走边摇。如南宋李嵩绘《货郎图》中的货郎,便手拿一只拨浪鼓,货担上则挂满了各种儿童玩具和杂货。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李嵩《货郎图》局部。

“噗噗噔”,又叫做“咘咘噔”。晚明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东之琉璃厂店,西之白塔寺,卖琉璃瓶,盛朱鱼,转侧其影,小大俄忽。别有衔而嘘吸者,大声咏咏,小声唪唪,曰倒掖气。”这里说的“倒掖气”就是噗噗噔,是用玻璃做的音响玩具,既可以吹出音响又可以盛水养鱼。上部有直嘴,底部极薄,吹气时底部随气流变化凹凸抖动,发出嘭嘭的声响,连续吹吸时声响连成一串。形状有葫芦状、苹果状、半球状,颜色也有很多。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汉臣《婴戏图》,床榻上有三个孩子正凝神看着两个玻璃瓶,瓶中养着几尾小鱼。

然而等娃大点儿,拨浪鼓之类只能发声的玩具就满足不了需求了。于是,泥塑的各类玩具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当时,最为流行的时尚泥塑玩具是“磨喝乐”。

“磨喝乐”是什么?是宋朝的“芭比娃娃”,在儿童心目的地位那可不得了。“磨喝乐”玩偶来自西域,本是佛教之物,唐时多用蜡制作,宋多土木材料制成。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称:“御前扑卖摩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着背儿,戴帽儿者。”身材、手足、面目、毛发栩栩如生,还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装,不同搭配,可调换变化。

“磨喝乐”通常都在乞巧节期间大量上市。小大不一,价亦不廉。宋朝的寻常市民家、富室乃至皇家之中,都有“磨喝乐”的忠实粉丝,流风所至,宋朝孩子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造型:乞巧节,京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江苏镇江出土的宋代泥塑童戏像。

除了“磨喝乐”,乞巧节前大量上市的玩具还有:以黄蜡铸成的“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叫“水上浮”;“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叫“谷板”;“以瓜雕刻成花样”,叫“花瓜”;“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叫“种生”。这些新奇玩意儿,“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不过,再大一些的孩子,就不屑于玩“磨喝乐”了,他们开始把目光放到了表演类节目上,比如傩戏、悬丝傀儡、皮影等。“傩”,其实是一种驱邪逐鬼的仪式,每年按季节举行几次,其中冬季最重要,称作“大傩”。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汉臣《五瑞图》。

而悬丝傀儡其实是现代提线木偶的前身。宋朝很流行木偶戏,宋人称之为“傀儡戏”。本来用于表演的傀儡,也被制成了儿童玩具,《梦粱录》列出的“影戏线索、傀儡儿、狮子、猫儿”,都是给儿童玩耍的玩具傀儡。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南宋 刘松年《傀儡婴戏图》。

皮影也是宋朝儿童很喜爱的节目,每年元宵节,东京的“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观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在巷口设小棚子,放皮影戏,吸引小孩子。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

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互动类娱乐玩具。《武林旧事》称“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

比如,“推枣磨”。玩具是自制的,三颗枣子就能完成: 选一枚较大的枣子,上半部分的枣肉削去,露出枣核尖,下插三根细棍作磨台,另外用一条细竹蔑两端各插一枚枣子,保持两头的枣子同样重,把竹篾小心放到枣核尖上,找到平衡点后就可以轻推转动。不仅考验动手能力和耐心,还有现代力学基础。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汉臣的《婴戏图》。

再比如,“轮盘儿”。转盘,一根细棍立在圆盘中,两头作人马造型,与山东宁阳西磁村出土的宋代“骑马人磁模”泥塑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据称这种玩具蕴含祈求人马平安的寓意。画中转盘附有,可供游戏者下注的圆画纸牌,转针停在哪格,游戏者就得到相应的奖罚。有浓厚的赌博性质。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人马转轮。

或者,“千千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陀螺。清人杭世骏《橙花馆集》描述过这种陀螺:“形圜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蟠屈状,当背中央凸处,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逾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如《武林旧事》所载‘千千’。”《秋庭戏婴图》上的那个玳瑁盘与小陀螺,便是“千千车”。

至于“打娇惜”,那是另一种搁地上旋转、用鞭子抽打的陀螺。与在的陀螺形制并无大的不同。陀罗,又作陀螺,“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往。”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汉臣的《婴戏图》。

再比如,“击角球”。这是一种与现代高尔夫球玩法相似的体育运动——打“捶丸”,源于由马球派生出来的“步打”,比赛以击球进洞定胜负。这些小圆球就是小孩玩的小型化了的“捶丸”。岱庙西城墙遗址便发现了一组宋代石刻,其中的一幅《捶丸图》尤其引人注目。图中儿童右手拿着一个球,左手持棒上举,棒端呈弧状弯曲,棒柄自上而下逐渐变细,球棒整体呈“L”形,极像在打高尔夫球。

或者益智类的“围棋”。《长春百子图》中便有几名男童专心致志下棋的场景,一旁还有几人凝神专注。《秋庭婴戏图》中后方圆几上摆放在佛塔后的两只红色漆盒就是放围棋的盒子。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小庭婴戏图》掉落在地上的红色盒子也是围棋盒。

除了乞巧节,重大的节日节气,古代的娃娃们也还是能收到玩具礼物哒。家长送玩具给孩子图个高兴,由此形成了很多“节令玩具”。宋代,家长爱在端午给孩子“布老虎”,还常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画虎,书“王”字。宋代人认为,端午节所在的阴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最毒月份里最毒的日子,而老虎“性食鬼魅”,因此用“布老虎”以辟邪。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苏焯《端阳戏婴》图中三个胖胖男婴,其中一个手提“癞蛤蟆”,为端午情景。

说了这么多,其实再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并不在意玩具的贵贱。

看到货郎,穿锦衣罗缎的有钱人家孩子,跟衣不蔽体脚蹬粗布鞋的贫苦人家孩子,都是一样的欢呼雀跃。即使没有玩具,只“斗草”也能开心很久。这种单纯的快乐,大概也是人们总想回到童年的原因吧。

正如《观儿戏》中说的那样:“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古代的孩子都玩啥?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